先回答问题兵马俑是谁的陪葬,兵马俑的主人是谁,其实无关科技水平,只跟读者的认识水平有关。很多人不信正经的考古学者的研究,反而被陈景元为代表的“芈月派”的神奇观点所迷惑,答主也很无奈啊。

兵马俑是谁的陪葬:以目前的科技水平,为什么还不能确认西安兵马俑的主人?

兵马俑是谁的陪葬:以目前的科技水平,为什么还不能确认西安兵马俑的主人?

兵马俑是谁的陪葬:以目前的科技水平,为什么还不能确认西安兵马俑的主人?

兵马俑是谁的陪葬:以目前的科技水平,为什么还不能确认西安兵马俑的主人?

兵马俑是谁的陪葬:以目前的科技水平,为什么还不能确认西安兵马俑的主人?

兵马俑的主人是秦始皇,本无争议,我们看看下面的遗迹平面图就能明白这一点兵马俑是谁的陪葬。

兵马俑是谁的陪葬:以目前的科技水平,为什么还不能确认西安兵马俑的主人?

兵马俑是谁的陪葬:以目前的科技水平,为什么还不能确认西安兵马俑的主人?

从图中可以看出兵马俑是谁的陪葬,秦始皇的陵园外围墙呈长方形,南北长,东西窄,兵马俑坑位于陵园的正东,距离秦始皇陵封土的距离大约有1500米。

兵马俑是谁的陪葬:以目前的科技水平,为什么还不能确认西安兵马俑的主人?

在考古学的术语中,兵马俑属于“外藏坑”,即在主墓之外的陪葬坑。外藏坑并非秦始皇的首创,在先秦时期的高等级墓葬中经常有所发现。

兵马俑是谁的陪葬:以目前的科技水平,为什么还不能确认西安兵马俑的主人?

比如,在河北平山战国中山王墓的周围就有多个外藏坑,其中刚好还有车马坑。

兵马俑是谁的陪葬:以目前的科技水平,为什么还不能确认西安兵马俑的主人?

到了秦代以后,外藏坑体系又被汉人所继承,西汉的皇帝、诸侯王、列侯,经常使用外藏坑。比如在著名的南昌海昏侯刘贺墓旁边,就有一个用于埋葬车马的大型外藏坑。

兵马俑是谁的陪葬:以目前的科技水平,为什么还不能确认西安兵马俑的主人?

兵马俑是谁的陪葬:以目前的科技水平,为什么还不能确认西安兵马俑的主人?

(海昏侯墓局部,M1为刘贺墓,K1为外藏坑)

因此可以说,从先秦到西汉,外藏坑都是比较常见的墓葬附属物,秦始皇陵东侧本无其他高等级的同时期墓葬,兵马俑坑隶属于秦始皇陵并无问题。

但是,以陈景元为代表的一批非考古专业“学者”,却一直坚持着不一样的看法,他们的说法影响范围很大,甚至还误导出一部电视剧——《芈月传》。

怎么回事儿呢?简单说,陈景元先生认为,兵马俑的主人是秦的宣太后芈八子,并且经过一番“考证”,给这位史书有载的芈八子定了个名字——芈月。

陈景元的证据,来自于一件陶俑上的刻文:

(陶俑刻文,图片来自网络)

就是这个字,以往专家都释读为脾字,而陈景元觉得,这是月芈二字,并进一步指出,这本应为芈月,而芈月是宣太后,所以兵马俑的主人是宣太后。

实际上,随便找个研究古文字的学者一问便知,这根本不是芈月二字。此外,即便我们退一万步,假设这就是芈月二字,而且宣太后真的叫芈月,那么请大家想想,制作秦俑的工匠是嫌命太长吗?居然把宣太后的大名刻在一个普通的陶俑上?!

当然,陈景元等人还给出了很多看似有道理实则很“脑洞”的证据,以下选择好玩的一一批判反驳:

1.兵马俑坑距离秦始皇陵太远他们认为,兵马俑坑距离秦始皇陵的封土太远,所以不会属于秦始皇陵。

果然如此吗?当然不是了。我们可以看看下面的这个汉武帝茂陵图,在茂陵封土周围以及陵园内同样有很多外藏坑,西北角的外藏坑距离汉武帝陵封土也有1公里以上的距离。稍微对这些考古材料熟悉一点,就不会犯此类低级错误。

2.“歪髻”是楚人他们认为,在兵马俑中有不少都是歪发髻的造型,这是楚人的特质。而宣太后本是楚国人,所以这些俑是宣太后墓的。

反驳:没有任何文献或者考古证据能够证明歪发髻是楚人的特质。而且即便我们真的在秦俑中发现一些不属于秦人特质的物品也很正常,秦灭六国的过程中,本身就会吸收六国人。

3.秦俑没有尚黑陈景元认为,秦俑的衣服五颜六色,跟文献记载的秦始皇尚黑不一致,所以其主人不会是秦始皇。

反驳:仔细看看《史记》就会知道,尚黑的规定是在统一之后才形成的,而且主要针对国家的重要场合而设,并非针对社会的方方面面。而从睡虎地秦简的记载我们可知,秦军的衣服并没有达到统一发配的程度,又如何去统一服色呢?若秦俑都穿黑衣服,反而值得怀疑了。

如今人人都有发声的渠道,“跨界研究”似乎势不可挡,虽然看上去很繁荣,但也容易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答主一向认为,涉及到某个专业领域的问题,就要多听专门学者的看法。若一些文化学者对自己不擅长的领域感兴趣,就该先去系统学习了解,而不是固执己见,预先设置好结论,再去找一些似是而非的证据来支持自己。这样做,除了迷惑大众,没有任何实质作用。

最后再说一下:宣太后不叫芈月不叫芈月不叫芈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