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古装电视剧《大明风华》热播让许多观众对明朝历史人物产生了浓厚兴趣,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剧中一位重要人物,她就是《大明风华》女主角孙若微的妹妹胡善祥胡善祥。当然,我们的话题肯定不会是讨论剧情内容,而是来与大家说说历史上的胡善祥是怎样一个人,她的经历与《大明风华》中有何不同。

按照《大明风华》中的人物设定胡善祥,胡善祥是建文朝御史大夫景清的小女儿,女主角孙若微的妹妹。然而真实历史上的景清结局比《大明风华》中要惨得多,他因准备刺杀朱棣被抓,除了自己惨死之外,全族皆遭屠戮,至亲更不可能幸免,所以历史上的胡善祥与景清没半毛钱关系。

胡善祥出生于1402年5月,朱棣率军攻下南京的时间是1402年7月胡善祥。当时胡善祥还在襁褓之中,这一点也与《大明风华》中有所不同,因为电视剧中的胡善祥已经四岁了。

历史上的胡善祥并非孤儿,她的父亲是锦衣卫百户胡荣。胡家共有兄弟姐妹九人,胡善祥在姐妹中排行第三。朱棣攻入南京后,除了大肆捕杀忠于建文帝的朝臣之外,还辞退了大批原先为建文帝打工的文武官员,倒霉的胡荣也在辞退的行列之中。然而正当胡荣因丢了工作郁闷之际,他却做了一个奇怪的梦,他梦到有一位穿着元冠羽衣的神仙对他说,不要太过消沉,你家很快就要显赫起来了。

第二天,胡荣的妻子生下一女。虽然这女婴刚从娘胎里出来,但“天性贞一,举止庄重”,看过这女婴的人都说这女娃将来贵不可言。不用说大家也知道,这女婴就是胡善祥。

永乐十五年(1417年),朱棣下令为皇太孙朱瞻基选妃。明朝皇帝为了杜绝外戚乱政的现象发生,曾立下规矩,后妃人选都只能在出身清白的普通人家寻找。也正是因为这个规定,胡善祥才得到选妃的机会,跻身于入选行列。虽然当时待选的女子各个国色天香,但胡善祥与生俱来的气质却使她显得尤为与众不同。因此最终的结果是胡善祥毫无争议地成为了皇太孙朱瞻基的皇太孙妃。

1425年,朱瞻基登基称帝,胡善祥以原配妻子的身份被正式册封为皇后,统领六宫。《大明风华》中的胡善祥活泼可爱,颇有灵气,这一点与历史上的胡善祥也并不匹配。因为根据史料记载,胡善祥是那种举止端庄、无媚顺态,日常生活起居也比较朴素的人。按理说,这种性格的女人作为母仪天下的皇后是非常合适的,可是宣德皇帝朱瞻基却对这个毫无情趣的妻子感到非常不满。他心里真正宠爱的是他的贵妃孙氏,也就是《大明风华》中孙若微的人物原型。当然,历史上的孙贵妃和皇后胡善祥并没有任何血缘关系。

宣德三年(1428年)春,朱瞻基以皇后胡善祥没有子嗣且体弱多病为由,命令胡善祥上表辞去皇后之位。这是明朝历史上第一次废后事件,影响之大毋庸置疑。文武百官纷纷上书请求皇帝收回成命,然而朱瞻基是“吃了秤砣铁了心”,尽管朝野上下反对呼声很高,但最终还是胳膊扭不过大腿,胡善祥就这样成了明朝历史上的第一位废后。同年,孙贵妃被册封为皇后,取代了胡善祥中宫之主的地位。

胡善祥被废后移居至长安宫为道姑,赐号静慈仙师。胡善祥的婆婆张太后非常同情这位贤惠却无故被废的媳妇,所以常召她到自己居住的清宁宫聊家常。每当后宫举办宴会的时候,张太后都会安排胡善祥坐在自己之下的首座席位上,位居孙皇后之上,孙皇后为此感到非常不快,但也无可奈何。后来朱瞻基在谈及废后之事也颇感后悔,他不无遗憾地对身边近臣说道:“这些都是朕年少轻狂时才会干出的事情。”

正统八年(1443年),胡善祥病逝,终年42岁。此时后宫中已经是孙太后(即之前的孙皇后)的天下了,由于孙太后一直有点讨厌胡善祥,所以她的葬礼只是以低规格的嫔御之礼下葬于金山,谥号“静慈仙师”。天顺六年(1462年),孙太后去世,明英宗的妻子钱皇后向丈夫建议恢复胡善祥生前的封号,英宗应允。

天顺七年(1463年)闰七月,胡善祥被恢复皇后名分,并上尊谥“恭让诚顺康穆静慈章皇后”。

谢谢两位朋友的邀请!

胡善祥:如何评价《大明风华》中的胡善祥?

宣德三年,仅做了三年皇后的胡善祥被废除,尽管这个举动遭到了一些大臣的反对,但仍然没有能够阻止朱瞻基想要对废除胡善祥的心,那么一向贤良淑德,为文武百官,大臣所称赞的胡善祥到底哪里惹得朱瞻基不满?让他下定决心想要废后。这件事还要从朱瞻基小时候说起。

胡善祥:如何评价《大明风华》中的胡善祥?

胡善祥:如何评价《大明风华》中的胡善祥?

胡善祥:如何评价《大明风华》中的胡善祥?

胡善祥:如何评价《大明风华》中的胡善祥?

永乐十五年,朱棣在位时对朱瞻基甚是宠爱,从小便开始将他当做皇位继承人培养,自然到了成年的时候就开始张罗着提朱瞻基选皇太孙妃,而这时贤良淑德,品性极好的胡善祥便被当做了最佳人选。这一点在《明史 列传一 后妃》和《万历野获编》 卷3等史料中都有记载:宣宗为皇太孙时,纳胡氏为妃,及居东宫,称皇太子妃,宣宗登极为皇后。这在众人看来是幸福的开端,但对于胡善祥来讲,其实是她悲惨命运的开端。

其实,早在胡善祥入宫被选为皇太孙妃之前,就已经有一位女子,早她一步先入宫,和朱瞻基之间培养了深厚的感情,可以称得上是青梅竹马。

明宣宗朱瞻基,其实喜欢的一直是被封为贵妃的孙氏,孙氏不仅长相好看还比胡善祥早一步认识朱瞻基,或许是先入为主的道理,又或是其他原因,总之朱瞻基心中满意的皇后人选其实是孙贵妃。明宣宗喜欢的孙氏,是山东永城县人。少年时期就颇具美色。当时朱瞻基的母亲张皇后的母亲彭城伯夫人,也是永城人并时时出入宫廷,所以经常就会在张皇后面前说孙忠的女儿非常贤德。张皇后后来将此事告知明成祖,因此孙氏便得了入宫的机会,并由张皇后教育她宫中礼仪。

后来,朱瞻基大婚要下昭选妃,谁知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朝廷中担任司天官职的人算出胡善祥才是命中的皇后,故上奏,最后册立济宁胡氏为正妃,而与朱瞻基青梅竹马的孙氏只能为嫔。但孙贵妃一直深的朱瞻基宠爱,宣德元年,朱瞻基即位之后,随即便封孙氏为贵妃。按照当时的宫廷礼制,只有皇后被册封后才赐金册宝(印),但朱瞻基却特地为孙氏破格,制金宝赐与孙氏。

纵使给了孙贵妃无上的荣耀,朱瞻基还依然不罢休,想要胡善祥将皇后之位让出。可是明宣宗在对大臣提出废后事宜时却遭到了众大臣的否决,原因是以胡皇后无子,当然这并不足以成为废后的理由,所以朱瞻基便让胡善祥主动提出让出皇后之位,终于,宣德三年,胡善祥被废除皇后之位,出家做了一名道姑。不过,张皇后却因体恤胡善祥,每逢宫中举办大事都邀请她来参加,位置居于孙皇后之上。

其实说到底,胡善祥被废的原因是因为朱瞻基的不喜欢,但是她那样一个安稳沉静,未经大事的性格或许也不是特别适合后宫之主的位置,我们都知道,正统十四年时明英宗朱祁镇被瓦剌所俘,京师告急,明朝也因此陷入空前危机。这个时候是孙皇后采取的主战的策略,让庶子朱祁钰即位才得以化解此次危机,胡善祥是很贤德,但遇到大事不一定会如此果断,况且从这件事中也可以看出孙皇后是一个是经得起大事的人,毕竟当时亲儿子被俘,她要做的传位给庶子的决定也是异常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