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秦国是怎么灭亡的,各个国家都或长或短地“辉煌”过,赵国在赵王灵王胡服骑射后,一度也压得秦国不敢窥视。但统一全国这样的壮举绝不是一两代人就可以达到的,它需要一个可以使国力持续增长的稳定国策。统一战争就像一场马拉松比赛,比的就是综合国力,而不是单一优势,更不是短期的辉煌。

秦国是怎么灭亡的:赵国曾有灭秦国的雄心壮志和实力,为什么反被秦国所灭?

比较赵国和秦国的经历秦国是怎么灭亡的,我们就会发现两国的差距是巨大的:

秦国是怎么灭亡的:赵国曾有灭秦国的雄心壮志和实力,为什么反被秦国所灭?

一、“胡服骑射”相对于“商鞅变法”秦国是怎么灭亡的,它的历史意义显然难望其项背“胡服骑射”是赵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次变革,它最大的贡献就是极大地提升了赵国的军事实力,对经济、政治层面的影响微乎其微。但军事实力的基础就是经济和政治,没有经济和政治层面的支撑,军事就像空中楼阁,这种优势不可能长久。

秦国是怎么灭亡的:赵国曾有灭秦国的雄心壮志和实力,为什么反被秦国所灭?

“商鞅变法”的影响力无疑是巨大的,它从政治制度入手,建立了一整套先进的法律。比如“军功爵制”,极大地激发了全国人民的参军立功的热情,秦国战力由此飙升;比如“垦草令”有效促进了秦国的农业生产,扩大了国家税收;比如“户籍制度”,有效保障国家对居民的管理,及对法律的有效执行。正是“商鞅变法”的实施,才彻底拉开了秦国与其他六国之间的差距!

秦国是怎么灭亡的:赵国曾有灭秦国的雄心壮志和实力,为什么反被秦国所灭?

二、赵国的“二世英明”,在秦国的“六世余烈”面前就是流萤之光说赵国“二世英明”都够夸张的了,实际上,赵武灵王晚年因自己的一时糊涂,弄得国家大乱,他自己都饿死在沙丘宫。赵惠文王顶多只能算半个明主,此后一代比一代昏庸。“胡服骑射”的荣光被子孙们代代侵蚀而不是发扬光大。

而秦始皇前面的六代祖先没有一个昏庸无能,尤其是秦惠文王,他没有因为处死商鞅而废了商鞅的法制。秦始皇的祖先们,一直在侵吞打击六国,不断消耗六国的资源。到了秦始皇,六国就像被锈蚀一空的危楼,一触即破。

三、赵国国内的人才“非死即残”,秦国的人才是“列国制造”赵国历史上两大擎天柱廉颇和李牧,一个逃往国外求生,一个被自己人弄死,留着一个万年祸害郭开弄权。再看看秦国,自产自销的人才不算,还有列国主动奉献的,这些人才都是中国历史上最璀璨的明星:商鞅、张仪、范睢、李斯、公孙衍、吕不韦......

很难想象,没有这些牛人的帮助,秦国可能发展得如此迅猛吗?

综上,雄心壮志不等实力,国家是一天一天建设起来的,不是靠雄心壮志“吹起来”的。赵国要想灭秦,十个赵武灵王也白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