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宣霍皇后是西汉权臣大司马霍光的女儿霍去病的妻子,霍光是武帝时抗击匈奴的名将霍去病之同父异母的弟弟,所以,霍成君当为霍去病的侄女!
霍去病的侄女、皇后霍成君害过太子吗霍去病的妻子?
1.史载因为汉宣帝拥立与许平君在民间所生的刘奭为太子霍去病的妻子,还封许平君的父亲许广汉为侯,霍显非常恼怒,甚至“恚怒不食,呕血”,曾让女儿霍成君毒杀太子(即后来的汉元帝),霍成君就以皇后的身份多次赐食给太子刘奭。但,太子的保姆每次都要先品尝食物,所以霍成君始终没有找到下毒的机会。
“皇后数召太子赐食,保阿辄先尝之,后挟毒不得行。”《汉书》
尽管霍显曾经有找淳于衍给皇后许平君下毒的事。淳于衍——是宫廷女医,算是我国有记载的最早的妇产科医生之一了。她受霍显的利诱,谋害了许皇后, 又得到霍光的庇护而逍遥法外。 这个淳于衍当时精于切脉,通晓医药,有“女中扁鹊”之称。尽管史无记载她的年龄,但她下毒时,是有一定的社会阅历的人了。当时,淳于衍已经服侍过皇后许平君,进出皇后的宫中很方便,又不受怀疑。且她又有求于霍显,易于控制。所以,霍显找她下手是很“恰当”的。
但如果霍显要自己身为皇后的女儿给太子下毒就不恰当了,甚至显得非常愚蠢。因为她知道自己的女儿是富二代与官二代的综合体,被娇生惯养过,贵为千金。叫她做这样下作的事,根本得不到同意与支持。作为政治家的老婆,霍显也是不可能拖女儿下水的。
2.而且霍皇后“数召太子赐食”,就是说霍成君多次把太子招进的自己屋子,赐食给他吃。如果在这样的情况下给太子下毒,无异于向世人明目张胆地宣布,自己毒杀了太子,这是灭族之罪,如此高昂的成本,霍成君不可能没有考虑到。
由于“保阿辄先尝之,”,她才下不了毒,更是滑天下之大稽。换句话说,如果保姆不品尝,霍成君就会下毒。试问,如此光明正大地下毒,难道她一点不顾自身处境吗?
3.如果真有“后挟毒不得行”的事实,为什么霍家被灭族时,宣帝没有杀死这个恶毒的霍成君呢?霍成君被废黜皇后后,皇上只是令其迁往上林苑的昭台宫,还多活了12年。
她是汉宣帝要把她再迁到云林馆后自杀的,这有点说不过去吧?如果霍成君不自杀就让她寿终正寝吗?看看宣帝对霍家人的态度,这可能吗?
4.霍光死后,宣帝才开始削弱霍家的权利。后来谋害许平君皇后的事逐渐泄露出来。霍显及其女婿等等才阴谋造反,事情泄露后,宣帝就将霍家诛灭殆尽。
接着汉宣帝又以霍成君毒害太子为由将其废掉。不管愿意与否,废皇后都要昭告天下。要有明确的理由,这个理由一般人驳不倒,能找到皇后的罪证再好不过了。这个时候再把霍成君毒害太子的事说出来,很是“恰当”。我估计这是汉宣帝授意下属这样说的,霍成君刚刚立为皇后五年就被废,如果没有重大过失,废之,天下不服。
其实一开始霍氏有些奢侈与忘乎所以的时候,朝臣徐福就上奏宣帝,要他以皇帝人身份限制霍家的行为,不要让他们放纵,前后一共上书三次,皇帝都不予理睬。霍氏被灭门后,告发者都有重赏,唯独徐福没有,后来有人为徐福说话,才给了他很少的封赏。
可以看出 :霍氏被灭门,有自我毁灭的因素。宣帝故意放纵他们,让他倒行逆施、胡作非为也是一个因素。这样能引来众人口诛笔伐,能逼迫霍氏造反。霍成君下毒的事可能是为逼霍氏家族造反而编出来的!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政治是残酷与阴暗的。
。
霍将军一生未娶,他曾向汉武帝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霍去病在正史记载中有一个亲儿子,叫霍嬗,在汉朝私生子是允许的,他自己就是私生子,你懂得。但留下这个孩子的女人很难考证。因为身份卑微,将军没有娶她。霍嬗一直留在卫家管。后来霍去病死了,孩子才4岁,小小年纪没了爹。后来汉武帝封禅,带着霍嬗上了泰山,没几天回来就病死了。不知是不是汉武帝暗杀。霍去病有一个同母异父弟弟,霍光,你一定知道的。他又过济了两个孩子给霍去病当孙子(因为中间有个儿子)叫:霍山,霍云。不过后来在霍光死后,汉宣帝将霍家满门抄斩了,所以霍去病绝后。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