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刚简介
有关薛刚的形象薛丁山的儿子,最早在清代如莲居士的《反唐演义全传》中出现,包括后来衍生出的评书、戏曲等等。他薛刚是《反唐演义全传》中的人物,薛刚的历史原型是薛仁贵的孙子——薛嵩。那么薛刚简介是怎么样的呢?薛刚画像薛嵩为人豪迈,以臂力骑射而闻"
有关薛刚的形象,最早在如莲居士的《反唐演义全传》中出现,包括后来衍生出的评书、戏曲等等薛丁山的儿子。他薛刚是《反唐演义全传》中的人物,薛刚的历史原型是薛仁贵的孙子——薛嵩。
那么薛刚简介是怎么样的呢
薛嵩为人豪迈,以臂力骑射而闻名,曾被封为邺郡节度使。在史朝义兵败之后,薛刚用相州薛丁山的儿子、卫州、洺州和邢州投降唐朝。他爱好蹴鞠,在公元773年病死。薛刚是两辽王薛丁山的儿子,从小便喜爱打抱不平,非常会惹事。在元宵佳节之上,薛刚将太子打死,因而使得皇帝惊驾崩,创下了大祸。之后,薛刚便外逃了,但是薛氏一门却因此被处以死刑。深感愤恨的薛刚逃到了西辽,向西辽借兵攻打大唐,并辅佐当时还是庐陵王李显讨伐篡位的武则天,这也是“薛刚反唐”的来源。
之后,“薛刚反唐”的故事被编进了小说《薛刚反唐》之中,讲述了薛丁山在被奸臣张台之后,薛家满门抄斩,之后薛刚外逃誓要报仇,他三祭铁丘坟,保驾庐陵王,起兵反唐,报了血海深仇使正义得以伸张。
但是实际上,薛刚并不是反唐,而是卫唐。薛刚所反的,是夺取了唐朝皇位的武则天,并不是整个唐朝,不然他也不会帮助庐陵王李显讨伐武则天,因为李显并没有新建一个朝代出来,唐朝还是唐朝,只是武则天下台了而已,薛刚所反的,是武则天。
至于薛刚这个人物的历史原型薛嵩,更是没有“反唐”一说。薛嵩在以四郡降唐之后便一直致力于唐朝的恢复上,恪守自己的职位,根本就没有丝毫的“反唐”迹象,在公元773年的时候病死了。这也是民间流传的是“薛刚反唐”的故事而没有说是“薛嵩反唐”。
薛丁山,薛仁贵之子,娶樊梨花为妻,曾率军平定西凉(西突厥),原型为薛仁贵之子薛讷,薛讷暮年镇守青凉直至逝世。野史是被武则天所杀,缘由多样。
《隋唐演义》中,薛丁山是薛仁贵的儿子,妻子是大唐女将樊梨花。薛丁山曾经率军平定西凉,最后却被武则天杀害。那么,历史上真的有薛丁山这个人吗?
薛仁贵为唐朝开国功程,为大唐朝立下丰功伟绩。并曾屡次救过李世民的性命,在平定六国之乱时战死。其子薛丁山与樊梨花也在平定六国战乱时功高劳苦,后高宗李治封其为两辽王。其妻樊梨花为威名侯。薛丁山共有四个儿子。名为骁勇坚强,三子薛刚生性粗野,爱仗义执言,所以在长安城名气颇大,人送绰号“通城虎”。后来在一次事情中误踢死太子,当时皇帝高宗李治正在楼上赏景,由于人群遭到惊吓,李治观景的楼遭到撞击,招致坍塌,李治从楼上坠下,不久驾崩。依照唐朝当时的法律,薛刚一人犯法,应当牵连九族。李治 死前跟长子交代,薛家历代功臣,对唐朝也是忠心耿耿。所以薛刚踢死太子,惊崩圣驾一事,只追查薛刚一人,不追查薛刚全家。
此诏一出,遭到大唐上下的信服。可是当时把持朝政的张武一党却不愿意。他们早就视薛家为眼中钉。正好借此时机除去薛家权力。于是张武一党便去找武则天说及此事,请求将薛家按法办事。其实武则天也早就想除去薛家及那一帮子开国功臣和他们的后代,而且武则天早有不臣之心,她也想尝尝做皇帝的滋味。正好此次薛刚犯事。于是武则天下令,将薛丁山一家285口斩草除根。其手腕更是残忍,就在 薛丁山 的两辽王府就地挖了个大坑,将薛家的人生生活埋。此次事情的主犯薛刚在犯事之后就逃走,幸免于难。但是 灭门 之仇也惹起了后来的薛刚反唐。
在历史上,薛仁贵有一个儿子,名叫薛讷,不叫薛丁山。薛讷在担任蓝田县令之时,就敢回绝当朝酷吏来俊臣的不义之举。后突厥犯边,武则天因薛讷为将门之后,将他调往幽州前线。薛讷久驻边关,立有战功。唐玄宗曾于新丰操练唐军,独薛讷和解琬部进退有序。
突厥、契丹、奚结合寇边,薛讷力主出击,得到唐玄宗答应,但因其他诸将逡巡不前,唐军大败,薛讷被免职。
不久吐蕃军十万犯境,薛讷被重新启用,担任陇右节度使。他连败吐蕃于武阶驿、长城堡,斩获无数。之后薛讷不断镇守青凉,年七十二而亡。
由此可见,在历史上并不存在薛丁山这个人,却存在薛讷这个人,且薛讷确实被武则天派到幽州。但是却并没有死。《隋唐演义》中的薛丁山不过是依据薛讷这个人停止修正和加工出来的。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