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小宛董小宛,名白,字小宛,她的家庭本来还不错,是做刺绣的,董家秀庄在那时也小有名气,但后来因为家道中落,并且家中又欠下大量债,当时她的母亲生病也需要钱,而她因为出生时家庭很好,所以性格也很要强,不肯低头再去借钱,于是就去了秦淮河畔去卖艺。从此改名为“小宛”。

董小宛:东南第一美女,董小宛如何死去的?

董小宛:东南第一美女,董小宛如何死去的?

董小宛:东南第一美女,董小宛如何死去的?

那董小宛是如何死去的呢董小宛?

董小宛因为容貌和气质都很出众董小宛,因此很快秦淮河畔有了名气,不过因为她有高傲的气质,虽然得到一些高雅之士的赞扬,但也得罪了一些庸俗之人。同时因为她性格高傲,看不惯庸俗客人的脸色,就影响到老板财路,因此老板对她也有所不满。最终董小宛一气之下就离开那里回到家中。

然而当她回到家中时,她的母亲病还没好,同时债主又上门要债,董小宛迫于无奈再次进入青楼,这次去的是半塘的青楼。当时她是以卖艺不卖身为底线,因为董小宛的气质和容貌、性格,董小宛的名气又在半塘大了起来。

后来董小宛和冒辟疆互相听说到对方,一个是听说才色双绝,一个听说是高名有气节的才子。后来他们两人终于相见,也让两人互相留下很好的印象。

后来董小宛和冒辟疆她们到了嫁娶的阶段,当时冒辟疆想为董小宛赎身,但因为董小宛在半塘名气太大,不管冒辟疆出多少银子,老板都不想放董小宛离开。刚好当时和董小宛关系很好的柳如是(柳如是和董小宛都是秦淮八艳之中的)和钱谦益到了当地,而钱谦益曾经做过官,有一定的地位,所以董小宛和冒辟疆就让钱谦益出面,最终董小宛得以赎身而出青楼。

之后董小宛嫁于冒辟疆,董小宛和冒辟疆的家人关系也融洽的很好,最主要的是董小宛过的还是挺幸福的。

然而她和冒辟疆的自由自在的生活没过多久,明朝末年朝廷腐败,闯王李自成攻进大明京城,同时清兵又前来侵犯。冒辟疆一家为了躲难就离开了那里,董小宛也随冒辟疆一起逃走。

后来天下情势好点后,他们又回到家中,但冒辟疆却病倒了,这段时间里,董小宛尽心尽力的照顾冒辟疆,而这次冒辟疆病好后,没多久冒辟疆又两次生病,董小宛又是竭尽全力的照顾冒辟疆。这两次董小宛为了照顾冒辟疆,一次是在冒辟疆旁边照顾了将近六十天,一次是董小宛坐着休息了三个月有余。

可见董小宛对冒辟疆的真情,也可以看出冒辟疆在董小宛心中的地位。

然而当冒辟疆病情在董小宛的尽心尽力的照顾下好了时,董小宛却因为长期的过度劳累,就把本来身体就欠佳的董小宛累倒了。虽然冒辟疆给董小宛请来很多的名医来看她的病,但最终还是没能治好董小宛。

最终董小宛因病去世。董小宛和柳如是、顾横波、李香君、卞玉京、陈圆圆、寇白门、马湘兰被称为“秦淮八艳”。董小宛相对其他几位,虽然她和冒辟疆在一起的时间没有几年,但还是比较幸运的,毕竟她觉得她们是知音、知己。

把董鄂妃说成董小宛更多的是民间的传说和文学作品的杜撰,实际上,顺治的宠妃董鄂妃和“秦淮八艳”之一的董小宛压根就是两个人。董鄂妃和董小宛,两个人的名字中都带一个“董”字,又都是同样的美艳倾国、绝世无双,也而在不少的民间传说中,将董鄂妃和董小宛说成是一个人,是当年清军南下,俘获了董小宛献给了顺治皇帝,成为了顺治皇帝的董鄂妃,这才有了两个人红颜薄命、看破红尘的传说和故事,一些文学作品里面更是将这段凄美的爱情故事无限放大,因而才造就了顺治宠妃“董鄂妃”和“秦淮八艳”之一的董小宛是一个人的说法。

董小宛:东南第一美女,董小宛如何死去的?

董小宛:东南第一美女,董小宛如何死去的?

董小宛:东南第一美女,董小宛如何死去的?

历史上,顺治皇帝不可能和董小宛有任何的交集,董鄂妃与董小宛也压根就是两个人。

首先在年龄上,顺治皇帝和董小宛就有着一定的差距。

董小宛生于明天启四年、后金天命九年(1624年),卒于清顺治八年(1651年),而顺治皇帝福临出生于清崇德三年(1638年)。

也就是说顺治皇帝出生的时候,董小宛比顺治皇帝大整整16岁,那个时候已经算是隔代的人了,如果真的有恋情也是“母子恋”,况且董鄂妃去世的时候顺治皇帝只有13岁。所以从年龄上来说,这种说法便不太可能了。

其次,就是地域上来说。

董小宛久居江南,而顺治一直为多尔衮限制在京畿之地,两个人在地理位置也没有办法让两个人所结实。

再次,董小宛真正嫁给了复社名士冒辟疆。

早在1639年,15岁的董小宛结识了江南复社名士冒辟疆,之后便嫁给了冒辟疆。在江南的南明福王政权被清军攻陷后,遂与冒辟疆同甘共苦,直至去世。

所以,顺治和董小宛几乎不可能有任何的交集,因而董鄂妃并不是董小宛。

关于董鄂妃的身世以及董鄂妃是如何嫁给顺治皇帝的,历史上也是中说纷纭。关于董鄂妃是如何入宫并且成为顺治妃子的,在清朝的官修史书中一直没有记载,但是在传教士汤若望所著的《汤若望传》有这样一段描述:

顺治皇帝对于一位满籍军人之夫人,起了一种火热爱恋。当这一位军人因此申斥他的夫人时,他竟被对于他这申斥有所闻知的天子亲手打了一个极怪异的耳掴。这位军人于是乃怨愤致死,或许竟是自杀而死。皇帝遂即将这位军人的未亡人收入宫中,封为贵妃。这位贵妃于一千六百六十年产一子,是皇帝要规定他为将来的皇太子的。但是数星期后,这位皇子竟而去世,而其母于其后不久亦薨逝。这其中,对于董鄂氏的身份进行了非常明确暗示。

第一,董鄂妃是唯一一位顺治在世期间被册封的皇贵妃。

第二,董鄂妃在顺治十四年(1657年)为顺治皇帝生下皇四子,按照嫡长子的礼仪进行了庆祝并且大赦天下,顺治更是有意将董鄂妃的儿子立为皇太子。但是董鄂妃的儿子不满周岁便早殇,使得董鄂妃的伤心过度,身体大不如前,不到四年的时间,董鄂妃就去世了。

第三,顺治十三年(1656年)八月二十五日董鄂氏被册为“贤妃”,顺治十三年(1656年)七月初三,顺治的弟弟襄亲王博穆博果尔去世,而博穆博果尔生前就是一名统兵的军官将领。

也正是因为这段史料的记载和佐证,才有了董鄂妃“襄亲王福晋说”的出身说法,董鄂妃本是博穆博果尔的妻子,因为被顺治看上而在博穆博果尔死后被顺治夺了过来。甚至有记载说顺治为了得到董鄂妃,不惜故意制造了襄亲王博穆博果尔战死的结局。

因此,董鄂妃不是“秦淮八艳”之一的董小宛,已经得到了证实和确定,但是董鄂妃究竟是如何入宫的,是如何嫁给顺治皇帝的,至今依旧无法得到证实,所以“董鄂妃的出身之谜”,也成为了满清后宫之中的一个重要的疑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