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树勋起义后,还托人带口信给其他国民党将领,希望这些国民党军将领效法自己,脱离反动派高树勋。

1945年12月15日高树勋,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的对党内指示中写道:“须从国民党军内部去准备和组织起义,开展高树勋运动,使大量的国民党军队在战争紧急关头,依照高树勋榜样,站到人民方面来,反对内战,主张和平。”

1946年11月1日晋冀鲁豫版《人民日报》上登载了朱德总司令的文章《祝高树勋起义一周年》,文中写道:“在过去的一年中,除了高树勋将军的起义之外,还有其他无数次的同类事件,形成了一个潮流高树勋。起义军队达到蒋介石总兵力的百分之二十。高树勋运动已经成为国民党陆、海、空军中一切有爱国心有良心的广大官兵的旗帜,成为人民在自卫战争中战胜反动派而实现独立、和平、民主的重要因素之一。”

邓小平说:他的功劳很大。1989年11月20日,邓小平回忆说:“平汉战役应该说主要是政治仗打得好,争取了高树勋起义。如果硬斗硬,我们伤亡会很大。我一直遗憾的是,后来我们对高树勋处理不公道。他的功劳很大。”

邓小平所说的“后来我们对高树勋处理不公道”,指的是1947年6月14日所谓民主建国军“阴谋暴动”事件。当时晋冀鲁豫军队的某些领导,轻信该军将要叛变投敌的“情报”,竟然派兵抓捕时任民主建国军总司令的高树勋,扣押了时任民主建国军总政治部主任的王定南(王定南曾策动高树勋起义),取消了民主建国军的番号。所谓“阴谋暴动案”,查了近一年,没有发现证据,被关押人员在1948年春开始分配工作,高树勋也被任命为华北军区副司令员。此后,中共中央长期没有为这一案件正式平反。

1949年9月23日,高树勋与张治中、傅作义等26名起义将军出席了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在北平的宴会。1953年,毛泽东在中南海接见高树勋,说:“树勋同志,你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帮了我们的大忙,党和人民是永远不会忘记你的。”新中国成立后,高树勋曾任全国政协委员、国防委员会委员、河北省交通厅长、河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河北省副省长等职务。1972年,高树勋逝世,华国锋等领导参加了追悼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所谓民主建国军“阴谋暴动”的冤案最终平反,高树勋将军终能含笑九泉。

高树勋(1898 ~ 1972),字建侯,河北盐山人。18岁在冯玉祥部队当兵,后荣升师长。1931年他的部队被派到江西对红 军进行“围剿”时,他毅然决然地脱离国民党部队,回到天 津,居住在现和平区睦南道141号。1945年10月30日,当时 任国民党军第十一战区副司令长官兼新八军军长的高树勋,率 领部队进行了震惊中外的“邯郸起义”,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 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国防委员 会委员和河北省副省长等职。1972年1月19日在北京逝世, 享年7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