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唐朝开始就在李世民的昭陵设有祭祀建筑群,就在昭陵附近,据官方的报道昭陵尚未发掘,还不清楚有没有被盗,你说的应该是“昭陵六骏”石刻被盗吧,昭陵六骏属于祭祀场所的石刻,不是在昭陵墓里面的因此不能确定昭陵是否被盗李世民墓。或者就是昭陵的陪葬墓确实有不少被盗了,其实昭陵除了李世明的主墓神秘之外,陪葬已经发现的就有快200座,全在昭陵附近,防盗措施不行,不少墓地被盗。昭陵的地面建筑可以说直接暴露了昭陵的大致方位,给盗墓者可乘之机。

李世民墓:为何地点成迷的李世民墓葬频频被盗?

李世民墓:为何地点成迷的李世民墓葬频频被盗?

二李世民墓、六骏的名为"特勒骠"、"青骓"、"什伐赤"、"飒露紫"、"拳毛騧(guā)"、"白蹄乌"。其中"飒露紫"、"拳毛马呙"二骏,于1914年被盗运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其余四骏现存西安市碑林博物馆。昭陵六骏刻于贞观十年,各高2.5米,横宽3米,皆在青石平面上起图样,雕刻人马形状的半面及细部,并使高肉突起,称之浮雕,也叫"高肉雕"。姿态神情各异,线条简洁有力,威武雄壮,造型栩栩如生,显示了唐代雕刻艺术的成就。昭陵的这些石刻在品类、造型及题材上,既不取生前仪卫之形,也不用祥瑞、辟邪之意,独具一格,所有石刻都是写实,富有政治意义的不同凡响之作。

三、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以山为陵的目的,无非是为了利用山岳雄伟形势和防盗掘而已李世民墓。昭陵尚未发掘,墓道地宫的情况很难掌握,史料记载唯新旧《五代史·温韬传》及《唐会要·陵议》校译。据这些史料记载,昭陵依山凿石为元宫(墓室),从墓道至墓室山约75丈,前后安置了5道石门,中室为正寝,是停放棺椁的地方。墓室内富丽堂皇,不异于长安城的九重宫阙。墓道东西两厢列置着许多石函,石函内装着铁匣,匣内装着珍贵的陪葬品,传说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真迹和钟繇等古代著名书法家的许多墨宝都在其中。

有被盗过。历史上盗掘唐皇陵的是人名叫温韬,

内容介绍:

温韬,后更名李彦韬,五代时梁国人。温韬祖籍京北华原(今陕西耀县),曾任耀州、崇州、裕州等地节度使,镇辖关中地区。有一个传说,温韬生下来时刚好有匪星殒落在昭陵所在地区的嵯峨山,迷信者遂传将给唐皇陵带来一场灾难的人物出世了。

温韬在长安做了七年行政长官,关中地区几乎所有唐朝皇陵,就是温韬趁战乱,在其任期内盗掘开的。温韬盗掘唐皇陵是有案可稽的,不论正史,还是野史,都有明确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