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受田是清朝被授予最高谥号“文正”的八大名臣之一。“文正”这一谥号源自“文贞”,后因避讳而改,是历代文臣最高谥号,是对于人品杜受田、功绩的盖棺论定。古代读书人以“生为太傅,死谥文正”作为一生最高追求。清朝268年只有八人被授予“文正”谥号。他们分别是“汤斌、刘统勋、朱珪、曹振镛,杜受田、曾国藩、李鸿藻、孙家鼐”。

杜受田:杜受田的后代今何在?杜受田直系子孙还有吗?

杜受田是咸丰皇帝的授业恩师,也是咸丰皇帝一生中最为敬重的人。杜受田家学渊源,有“一门七进士,父子五翰林”的美称。他在咸丰朝历任吏部尚书,刑部尚书杜受田、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等要职。杜受田死后,咸丰帝亲自到杜家致祭,并且不等内阁票拟谥号就赐予杜受田“文正”的最高谥号,可见师徒感情深厚。

杜受田:杜受田的后代今何在?杜受田直系子孙还有吗?

因为杜受田的关系,他的儿子杜翰在咸丰朝也是平步青云,得以在军机处行走杜受田。咸丰十一年,咸丰皇帝驾崩在承德,临终委派肃顺等八大臣辅政,杜翰就是其中之一,俨然已经是朝廷栋梁,托孤大臣。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咸丰皇帝的灵柩还没有回京,两宫皇太后就已经和恭亲王奕䜣联合,突然发动“祺祥政变”,将辅政八大臣全部捉拿。为首的肃顺和怡亲王、郑亲王被杀。两宫皇太后念及杜受田的功劳,没有严办杜翰,只是将他革职流放新疆,后来被赦免,得以还乡。如今的杜氏古宅还在山东滨州,后人仍有繁衍,并没有受到影响。

杜受田:杜受田的后代今何在?杜受田直系子孙还有吗?

杜受田只是做了他应该做的事,而且是份内之事,说他是“千古罪人”,他一定会从坟墓里蹦出来大喊冤枉。

杜受田:杜受田的后代今何在?杜受田直系子孙还有吗?

杜受田:杜受田的后代今何在?杜受田直系子孙还有吗?

杜受田:杜受田的后代今何在?杜受田直系子孙还有吗?

道光在选择继承人上摇摆不定,不知道是该立老四奕詝还是立老六奕訢。杜受田是奕詝的老师,善于揣摩道光的心意,他知道论能力奕詝不是奕訢的对手,于是就在孝道上下功夫,在杜受田的受意下,奕詝在两次道光安排的测试中充分展示了自己的孝道,道光很满意,于是决定立奕詝为储君。两次测试,故事传得很广,这里不赘述。

有人说,杜受田明知奕訢比奕詝强,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极力推举自己的学生,把不称职的奕詝推上皇位,坑害中华不浅,所以说他是“千古罪人”。其实这道理说不通。

首先,选定储君,那是道光皇帝的事儿,杜受田只是推举,道光才有决定权,奕詝能不能当上皇帝,只有道光说了算,论责任道光最大,“千古罪人”的帽子应该扣到道光头上。

其次,杜受田是奕詝的老师,他这个老师不是普通老师,他和奕詝存在主仆关系,教授奕詝是他的责任和义务,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忠心事主,这是符合儒家道德规范的。他给奕詝当老师,却支持奕訢争储位,为奕訢出谋划策,那才叫不仁不义。

再次,说杜受田是“千古罪人”,是建立在他明知道奕詝不如奕訢适合当皇帝的情况下,还极力推举奕詝。可是,你又不是杜受田,你怎么知道他就认为奕詝不如奕訢适合当皇帝呢?孩子是自家的好,也许杜受田觉得,奕詝稳重,有孝心,而且按嫡长子继承制当立,他心中属意的储君就是奕詝,推举奕詝不仅应该而且应份。

最后,假如奕訢当了皇帝,中国就会好起来吗?不会。奕訢骨子里也是为大清,为爱新觉罗家族,大清已经成为社会进步的阻碍,必须来一场革命,推翻大清统治。而奕訢必然站在革命的对立面,对社会进步未见得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