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超过6000元的人,一般交过多少年社保呢?我国的社保制度是根据国发(1991)33号文件,即《国务院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而建立起来的,真正建立起全国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是国发(1997)26号文件,即《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之后江燮元。
按照养老保险制度的规定江燮元,缴费标准越高,缴费年限越长,养老金就会越高,体现的是多交多得,长缴多得。这个原则的本身,体现在养老保险制度的内涵中,实际包含了实际缴费年限,也包含了视同缴费年限。由于养老保险制度按照国发(1991)33号文件的规定,到现在也就是30年,如果按照国发(1997)26号文件的规定,从1996年开始计算,到现在也就是25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如果从2014年10月开始计算,也就是6年多一点。
为体现在养老制度改革过程中,退休人员的基本待遇不会受到影响,甚至比原来还要有所提高的思路,对于国家承认的工作工龄或是工作年限,这是要视同为缴费年限江燮元。所以我们一般在所提的缴费年限之中,既包含了实际缴费年限,也包含了视同缴费年限。国家认可的工作工龄视同为缴费年限,这既是对历史进程的一种尊重,同时也是对劳动者所作贡献的一种肯定和激励。
由于视同缴费年限必须是国家认可的工作工龄,也有人称为国家工龄,那么对于民间工龄为什么不能计算呢?1992年之前,我国民营企业是非常少的,而且当时到民营企业工作的人,大多数是从国有企业、机关事业单位辞职以后才到民营机构任职的。国家工龄必须是国家认可的,民间工龄由于缺乏认定的依据,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正好弥补了民间工龄无法认定的缺陷,只要缴费就可以认定为缴费年限,缴费年限和国家工龄起作同等的作用。
现在每月能拿到6000元以上养老金的人,如果要真正计算实际缴费年限,最长的也就是29年,那么大部分人都是视同缴费年限。国有企业的职工,即使从1992年开始缴纳养老保险,他们的实际缴费年限也只有20多年,大部分人都有10年到20年的视同缴费年限。在国有企业中,每月能能够拿到6000元养老金的人,至少缴费年限都在35年到40年左右,其中一半差不多就是视同缴费年限。
如果属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由于是从2014年10月1日才开始缴纳养老保险,即使是属于退休中人,养老保险的实际缴费年限最长的到现在也才6年左右,最短的一年左右,但是国家认可的连续工龄比较长,大多数人在35年到40年,由于视同缴费年限的视同缴费指数最低的都是100%,最高的可以达到140%。在计算养老金时由于缴费年限比较短,个人账户养老金比较少,但是基础养老金部分,由于视同缴费指数工资系数比较高,所以基础养老金也比较高,还要计发过渡性养老金,总体养老金水平还要远远高出实际缴费年限的养老金水平。从退休中人的养老金计算过程来看,很少有养老金水平低于按照老制度计算的养老金的,大多数都是高于老制度计算的结果。
综上所述,每月养老金6000元以上的人,他们的缴费年限包含了视同缴费年限和实际缴费年限两个部分,而且是视同缴费年限要远远高于实际缴费年限。视同缴费年限也是缴费年限,是和实际缴费年限是累计计算的,这一点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如果只是纠结于实际缴费年限,只会增加不必要的烦恼。
路人蚁的世界:聊社保,侃商保,专业答疑,感谢关注
1目前的职工社保保障下,养老金水平北京在4000以上的平均水平,解决养老基本物质保障,目前一二线的养老金平均水平在3000-4000,而三四线普遍2000以下,农村养老金几百元。可以说不同地区经济和消费水平不同,养老金水平差距也是很大的。但是基本匹配地区的经济情况,社保养老金是普通家庭基础的退休生活物质保障。在这个基础上,每个人和家庭再根据自身养老需求去规划和升级。
2养老金水平可以达到7200的,但依靠社保和职业来说,只有是以前养老金并轨前,机关事业单位才有可能,以前的社保体系就,机关事业单位是自成一个社保体系的。很多除了基本的社保外,还有企业年金,职业年金等,本身福利保障高的情况下,加上这些,养老金水平自然也就远高于平均水平,属于稀缺的高养老金人群。现在的社保体系下,遵循多缴多得,少交少得,不交不得的基本公平原则,出现这种超过平均水平养老金的很高的不存在了。
3社保是普通家庭基本养老保障,对于中产家庭社保是基础,商保是完善升级,依靠社保养老金达到平均水平左右就可以了,剩下的要看个人收入和家庭收入情况,去适度升级规划,比如商业养老年金保障等,但也要遵守养老规划先保障,后储蓄的原则,把未来存在的不确定大额损失风险转移,避免疾病和意外消耗积蓄和自身养老金。
综上:依靠基础社保养老金在平均水平险4000左右,7200只能是事业机关单位才有可能,或者自身有商业养老保险补充升级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