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臣秀吉在天正十七年(1589年)下令全日本大名讨伐后北条氏,不服从者将会受到失去领土的处分。丰臣秀吉率20万大军浩浩荡荡围住小田原城,7月北条氏政丰臣秀吉猴子、北条氏直父子开城投降。日本基本上已经统一了,以后将不会再有战争,可是看着这兵强马壮的20多万军队似乎意犹未尽,秀吉的笑脸上露出了一丝阴郁。作为一个武人他知道安抚士兵最好的是财富和土地,可是现在狭小的日本已经没有可以分配的地方了,这成了秀吉的心病。

回到京都秀吉开催了一个盛大的茶会,其间商人大名小西行长父子向秀吉吹嘘明国的宁波繁华富有,以及朝鲜人自诩儒家治国安民,对蛮夷的日本人傲慢无理丰臣秀吉猴子。秀吉心中一下突突起来,终于找到了解决心病的方法,他召集了五大佬商议,直接告诉他们要攻打朝鲜。德川家康此时明白了秀吉的阴谋,他这是要用对外战争消耗大名们过剩的武力,而且还可以抢钱抢地盘。这时如果谁跳出来反对秀吉的决定会被他在出兵前就先被讨灭,想通之后家康站出来说:原做先锋大将为太阁大人讨伐朝鲜。秀吉眯着眼看向一直提防他的家康,果断拒绝了。

无论如何不能让家康再有战功了丰臣秀吉猴子,只能让他在沼泽遍地的关东困死。

文禄元年(1592年)丰臣秀吉猴子,丰臣秀吉出兵14万征伐朝鲜,兵员以西日本诸大名为主。其中以宇喜多秀家为元帅,小西行长、加藤清正为先锋,九鬼嘉隆为水军指挥官。其他大名们这时都明白秀吉阴谋,所以都没有派出自家的精锐武士。讨伐部队一开始就在各种阴谋和纠葛之中上路了。

朝鲜国在大明的庇护之下过得骄奢淫逸的日子,始终相信日本会惧怕明朝,不敢真正来犯。结果久经沙场的日军一下就攻破了王城,胜利让秀吉欣喜若狂,居然大方的分配起大明的地盘。没高兴几天就被长途奔袭的李如松带领李舜臣胖揍了一顿,朝鲜人一看日军被打得只剩五六千人以为胜利在望,这群二货担心明军会长期滞留朝鲜,为了逼明军尽快收复失地,居然断供了明军补给。李如松只得速战速决冒进到碧蹄馆,被以逸待劳回援的日军残部偷袭成功丰臣秀吉猴子!

听闻平壤打败的秀吉吓得赶紧派人跟明国解释,只想教训一下朝鲜不会与大明为敌。其后得知碧蹄馆打退了李如松,又命令日军守住。其间大明派来的沈惟敬和小西行长一顿骚操作又拉起了日本第二次侵朝,明朝也派出辽东大军增援朝鲜。

本来就范老年痴呆症的秀吉为了挽回自己颜面这次拿出了老本,让假儿子加藤清正带上手里最精锐的部队出阵,结果这货和秀吉近臣石田三成是关系太差,无论是补给还是物资分配都偏袒小西,气得被围困蔚山的加藤清正大吼回国必斩石田三成。于是石田三成就更不想让他活着了,指使小西一派滞留海上不去援救。得知假儿子被围困蔚山大老婆宁宁对着秀吉一顿抱怨,恼羞成怒秀吉打碎了心爱的茶碗也打碎了心里的幻想,陷入了昏迷。手里攥着绝命诗的秀吉再也没有醒过来,在朝鲜的日军得知秀吉暴毙后慌乱撤退!

麻花的故事,这回聊丰臣秀吉。

丰臣秀吉猴子:被日本捧为大英雄的丰臣秀吉,为何在两次侵朝战争中被明军打败?

其实日本从来都没有能力和中原帝国长期抗衡,包括甲午战争和二战。因为他知道自己国土面积小,资源少,人口少,打消耗战绝对是他吃亏。

丰臣秀吉猴子:被日本捧为大英雄的丰臣秀吉,为何在两次侵朝战争中被明军打败?

非要说丰臣秀吉敢和明朝长期抗衡信心来源的话,那一定是他吃定了朝鲜。只要他在朝鲜站稳脚跟,一步一步派步兵蚕食辽东,加上水军威胁胶东,最终吃下大明,甚至整个亚洲。这可能就是他的信心所在。

丰臣秀吉猴子:被日本捧为大英雄的丰臣秀吉,为何在两次侵朝战争中被明军打败?

当然,这是秀吉理想化的目标,秀吉作为一个优秀的政治家,没那么蠢,他抗衡大明是另有目的的。

丰臣秀吉猴子:被日本捧为大英雄的丰臣秀吉,为何在两次侵朝战争中被明军打败?

丰臣秀吉

丰臣秀吉猴子:被日本捧为大英雄的丰臣秀吉,为何在两次侵朝战争中被明军打败?

丰臣秀吉发家我们先看秀吉理想化的目标。

丰臣秀吉猴子:被日本捧为大英雄的丰臣秀吉,为何在两次侵朝战争中被明军打败?

要说丰臣秀吉的信心,那一定要说说他的发家史。日本在幕府统治时期,是非常注重出生的。而丰臣秀吉的出生...社会最底层。

这样的一个人通过自己的努力统一了日本,信心不膨胀才怪呢。我一个社会最底层出生的人都能成为日本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打个大明朝问题应该也不大。

他的出生和大洋彼岸的那位开国大帝有得一比,经历也有点相似。开局一个碗,差点饿死,听闻织田信长招兵就成了小兵,然后混到了小兵头目,通过墨俣一夜城一战成名。

本能寺之变,明智光秀弄死了织田信长,秀吉就打着替信长报仇的旗号最终接手了信长的家底,此时大半个日本已经控制在秀吉手上了。

于是他通过威逼利诱、武力胁迫等等方式搞定了包括德川家康在内的其他大名,最终统一了日本。

墨俣一夜城

攻打朝鲜以及大明的明面目的日本是统一了,但统一过程中涌现了一大批有功劳的武士,这些都得分封土地啊,但日本就那么点地盘,哪里够分。

没地分,武士与中央的矛盾越来越尖锐,秀吉若再不采取措施,好不容易统一的国家将再次分裂。

于是他想到了一个一举三得的办法,那就是将全国的视线转移到西边去,要土地,那边有大把的土地,只要你们打下来都是你们的。既把武士阶层与中央的矛盾转移到了日本与其他国家的矛盾上,又解决了土地分封问题,第三得就是秀吉的真实目的。

所以就有了万历朝鲜战争。

万历朝鲜战争

真实目的对于发动战争,丰臣秀吉也有自己的私心,自己出生卑微,任凭他使出了十八般武艺、费尽心力,终究只是个关白而不能是征夷大将军。

这是他一辈子的痛,但如果他能再进一步,打下朝鲜或者直接打下大明朝,那就不一样了,他将成为日本历史第一人。

谁还敢在他背后戳他脊梁骨。

这都是源氏埋下的种子

但作为一个杰出的政治家,他还没蠢到觉得可以打下大明。当然,如果能打下更好。

很明确,秀吉的目标一开始是朝鲜。他想通过欺负大明朝的这个藩属国来伸手跟大明要好处,从第一次战争结束后他接受议和就看得出来。

他的目的是让大明朝封他为日本的王。但可惜小西行长和沈惟敬抱着同样的目的相互欺骗了秀吉和朱翊钧,成功破坏了秀吉的目的,于是就有了第二次战争。

沈惟敬影视剧形象

结果还没怎么打秀吉自己就嗝屁了,最终也没能实现自己征夷大将军的梦。

当然,不否认秀吉确实飘了。第一次战争他短时间内就几乎占领了朝鲜全境,他开始膨胀了,觉得自己强无敌。如果真能打下大明,也就不需要大明册封他了。于是就动起了抗衡大明的心,但很快他就遭受到了来自社会的毒打。

秀吉之殇秀吉统一日本以来一直在做一件事,那就是为自己正身,他的夙愿是成为日本实际上和名义上的双重no.1。

但他在日本国内已经做到了极致,也仅仅只是实际上的日本掌控者,而名义上他还是老二,只不过是没老大罢了。

所以他不得不将目光投向强大的明王朝,希望通过明王朝的强大来震慑自己属下那帮子迂腐之人,然后借大明之口来告诉自己的子民他才是日本的王。他是为了这个目的才相信自己有能力和大明抗衡的。

其实他做到了,只可惜双方的议和人员都会错了意,最终欺骗了秀吉。

秀吉治下的日本

结语秀吉虽然已经是实际上日本的王了,但他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让自己的子民认为他是日本的王,可惜最终也没能实现。

而且自己虽然做了一回黄雀,殊不知还是替德川家康做了嫁衣。当然,这些他是不知道的,也算有所慰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