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的死是剧中人物设定的最好结果大江结局。
不要忘了这部剧叫扫黑风暴,扫黑就是要根除、肃清涉黑涉恶人员大江结局。而大江在一开始还没遇到李成阳之前就是一个“小混混”,后来跟着李成阳才弃恶从善。如果大江不死,他的过去经历被翻出来。 恐怕他也很有可能进去待上一段时间,虽然他的出发点是好的,但绑架陈建波、拘禁陈建波(这件事情后来督导组知道,可以称之为“保护证人”是否合法待定)再加上当年的年轻气盛,进去也是很正常的。
假如大江不死大江结局,按照上述所说的那样拍恐怕大多数观众是更加接受不了的。所以把大江拍死,将大江塑造成为了正义与黑恶势力抗争而失去生命的英雄式的人物。虽然大江的死让我们感到惋惜,但大江最终捍卫了正义。这也是这部剧向我们传递出了在扫黑除恶行动中有许多无名英雄为了正义和光明而牺牲。
《大江大河》的结局其实就是宋运辉,雷东宝和杨巡的一个阶段性的结束。
宋运辉离开了帮助他成长,成熟,构建他未来的金州厂,奔向了更有发展的平台:东海厂。
雷东宝终于完成了收购市电线电缆厂,将这个间接造成他心爱老婆宋运萍去世的罪魁祸首给彻底消灭了,但是他心中的伤痛却是永远都抹不去的。
杨巡的事业发生了质的飞越,他已经拥有了一个电器市场了。从一穷二白的出来闯荡,到今天,他终于靠着自己的努力勤奋与诚实守信赢得了大家的尊重。
在阿耐的《大江东去》中,一直是以编年体的形式讲述三位主角的故事。
一共有三个部分,他们三人的故事到现在为止,虽然删减了许多,但还是基本把第一部分讲完了。
《大江东去》从1978年开始,从宋运辉考上大学,雷东宝退伍回乡,杨巡挑担卖馒头讲起,一直讲到了1988年的末尾。
书中最后一章的1989年却没有讲起,可能是因为1989年是三人的过度时期吧。
1989年是承上启下的开端,这一年宋运辉都在为筹备东海厂操心。
1989年雷东宝在为小雷家的分配制度改革操心。
1989年杨巡与寻建祥在为自己的新电器市场的运作操心。
这是操心的一年,也是收获的一年,沉淀的一年,或许也是改变命运的一年。
因为到了1990年,幸与不幸都将如约而至。
我喜欢更年轻更漂亮更有知识的梁思申。
大家总是在“理想化”的看一部电视剧,看一个角色。《大江大河》的宋运辉,远没有那么单纯。在小说中,他受够了程开颜,刚好梁思申回来,即使没离婚,他就开始对梁思申情意绵绵。
当然,论阴谋的话,程开颜也不单纯。他们的婚姻也夹杂着阴谋,只是电视把小说给温和了一下,让我们看着很单纯罢了。
既然《大江大河》走得是温情路线,那么宋运辉的抛妻弃子,也应该“温情一些”。宋运辉不是去接收东海项目了吗!他很少回家,只能让程开颜去照顾着。
这就是矛盾的地方,程开颜想和宋运辉生活在一起,而宋运辉为了工作,为了理想,为了自己更光明的前途,不得不放弃。
程开颜能担起责任吗?
显然,她不能。她什么都不会,女儿需要婆婆、外公来照顾。正常一点还好,可偏偏女儿猫猫生病“阑尾炎”,需要小手术。程开颜屁都不会,宋运辉一边工作,一边抽空去医院照顾。而猫猫的奶奶和爷爷年龄大了,宋运辉不在,他们照顾猫猫,一定出事。
等猫猫出院,她奶奶也病倒,宋运辉能不生气?更气的是程开颜知道婆婆住院,居然不去看看,非得开车接送才去。
这个天真的小女孩,谈恋爱行,持家不行。她也知道自己不行,但已经尽力,以至于宋运辉生气,她承受不住,居然跑回娘家。本来就生气的宋运辉,更气了,因为怕程开颜出事,又抽空把程开颜给接回来。“离婚”,宋运辉终于坐不住,她实在太废物。
一开始,宋运辉可能说了气话。可程开颜真的不能当任,说白了,她也是个宝宝。而且这个宝宝,很会吃醋。吃梁思申的醋,还吃陶医生(新角色)的醋。偏偏宋运辉和陶医生被撞见,一闹更比以前有隔阂,离,得离。
这其中,最大的矛盾点,可以看出来并不是梁思申。宋运辉离婚后,很长一段时间,才和梁思申在一起。但不可否认的是,宋运辉的确过于关心梁思申,他自己心里也对梁思申有爱慕之情。程开颜为此,也和宋运辉吵过架,他当然不承认。
宋运辉唯一做的正确事,即使喜欢梁思申,但没有抛弃道德束缚,时刻约束自己,别忘记自己有家。只不过程开颜既没用,又惹事,不得不离。离婚后,和梁思申结婚,就理所当然了。
其实,梁思申和宋运辉的感情很牢固。小说中,甚至到最后用“青梅竹马”四个字来形容。而宋运辉对梁思申也是爱的死去活来,当时没离婚,看见梁思申和李力(新角色)在一起,也难受。更别提杨巡追梁思申这件事,一样难受,以至于后来他一见杨巡心里都膈应。
重要的一点,宋运辉这个人,对“层次”很看重。他一直在进步,越来越有成就,会英语,还会点日语,和程开颜差距越来越大。他始终和梁思申有话聊,和程开颜啥也聊不起来,不离婚,更待何时?
人呀!都有点自私。当心越来越远,婚姻,离婚的借口,都已经无关紧要了。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