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巨贪庄亲王奕劻的四女儿在历史上根本没有记载十格格,也不被外人所知晓,后来还是故宫工作人员在清点慈禧的旧照片时,发现这个四格格的出镜率非常之高,人也极为漂亮,在清宫女人中实属罕见,这些照片中有四格格就必有慈禧,可见两者的关系非同一般,后经请求溥仪的弟弟溥杰才得知她是奕劻的四小姐。 既然生在王公贵族之家,那自然就与政治扯上某种关系,尤其是婚姻就不能自己作主了,就变成了一种交易;在其父亲的一手包办下,嫁给了朝中权臣军机大臣裕禄的第九个儿子,这也就是一桩政治联姻,是她父亲钱权交易的附属品。
四格格为人聪明伶俐、能说会道十格格,在宫中很受欢迎,慈禧发现自己与她非常的合得来,如同老少朋友似的,四格格谈吐自如,很爱说笑话,常常逗得慈禧笑呵呵的,慈禧就把她当成开心果留在宫中,有时出行也带她在身边,后来干脆让四格格长期待着宫中与自己唠嗑解闷。慈禧让四格格终日陪在自己身边,不许她回家与丈夫团聚,正是慈禧的做法让四格格的丈夫始终见不着自己的老婆而抑郁至死,四格格也不能再嫁,也无一子嗣。四格格的丈夫郁闷而死后,慈禧太后又心血来潮,要自编、自导、自演拍一组艺术照,她自己扮成高贵的南海观音,大太监李莲英扮演善财童子,,慈禧就让四格格来演龙女,可四格格刚死去了丈夫,,正在发丧,哪有心情来浓妆艳抹扮什么龙女,可慈禧并不管你丈夫死不死,我的事就是头等大事,四格格没有办法,但为了家族的安危只能强装笑颜,忍气吞声,配合着慈禧拍下了这组慈禧最为得意的照片。慈禧无疑是一位成功的女性,她跟吕雉、武则天一样,站在了男权之上,成为了大权在握的女人,只要她想做的事,没有人敢上前阻拦。慈禧性格自私扭曲,刚愎自用,不近人情,她为了自己的快乐毫不顾忌别人的感受,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四格格被她害的家破人亡,没有子嗣,慈禧也没有丝毫的亏欠,这充分体现了她毫无人性的一面。
格格是满语的音译词十格格,原来是对女子的尊称,后被引用为皇家及官宦世家女儿的专称。
在后金时期,大汗和贝勒的女儿称为格格,比如努尔哈赤长女为“东果格格”,次女为“嫩哲格格”。
皇太极即位后,学习汉化,效仿明制,开始称皇帝的女儿为“公主”。皇后嫡出的女儿为“固伦公主”,嫔妃庶出和皇后的养女为“和硕公主”。“格格”便成了王公贵族家小姐的称谓。
(紫薇的原型就是和硕和嘉公主,乾隆嫔妃所生皇四女)
顺治时期将“格格”分为五等:
亲王之女:封为“和硕格格”,嫡出女儿为郡主,庶出女则为郡君;
郡王之女:封为“多罗格格”,嫡出女为县主,庶出女为县君;
多罗贝勒之女:封为“多罗格格”,嫡出女儿为郡君,庶出女儿为乡君:
固山贝子之女:嫡出女儿封”固山格格”,庶出女儿无封号,称“宗女”;
镇国公、辅国公之女:嫡出女儿为乡君,庶出女儿无封号,称“宗女”。
“公”以下之女,皆为宗女。随着满汉融合,格格成为了对宗女们的尊称,特别是高级宗女。
(晴儿原型:柔嘉格格,乃中宫皇后抚养的宗室女,出嫁时封为柔嘉和硕公主)
另外,在满清“格格”有时也被用于称谓尊贵的女性,康熙年间苏麻喇姑就曾被称为“苏麻喇额涅格格”。
有时,无封号的贵族之女可称格格。;王爷的低阶妾室也被叫做格格。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