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梁是项羽叔父项梁怎么死的,项羽从小父母双亡后,由项梁抚养成人。期间,项梁教项羽读书识字、舞刀弄枪、研习兵法,同时,网罗人才,为"复辟"做准备。当陈胜吴广起义后,项梁叔侄也加入了起义的洪流中。项梁凭借强大的人格魅力和号召力,引得天下英豪纷纷加盟,如陈婴、英布等一方枭雄,连刘邦也依附于他。
势力也与日俱增。并且在楚地找了个小牧童当"楚怀王",复辟了楚国。与义军羽翼渐丰相对应的是,秦朝政府的震压。特别是秦朝第一悍将章邯眼看战国六大旧集团纷纷复辟,为了大秦帝国,为了自己的前程,他采取了各个击破的战术,最终取得全面胜利。因此,面对赵项梁怎么死的、燕、魏、楚、齐、韩六大旧集团的先后复辟,章邯首先选择了相对来说是软柿子的魏氏集团开刀。
公元前208年项梁怎么死的,气势汹汹的章邯大军开到了魏王都城所在地——临济城(今湖南省封丘县附近)。眼看招架不住了,魏王马上派自己的相国周巿溜出城去,向邻近的齐和楚求救。这时候,六大旧集团都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早已达成了联手抗秦的口头协议。此时楚国势力最大,接到求救信后,自然不能坐视不管。项梁马上派出大将项他带兵前去救援,而齐王田儋为了显示联手抗秦的决心,更是亲自挂帅前往魏地。有了援军的支持,周巿信心大增,马上集中了所有魏国精锐兵力。
结果在临济,章邯大军和三国联军进行了生死大战,经过三天三夜的博斗,章邯率领秦军笑到最后,大败义军,惨败后项狼狈而逃。其他人可就没这么幸运了,包括齐王齐儋、魏王魏咎、魏相周巿在内的三国联军都成了刀下之瓜。
听闻惨讯后,项氏集团大军主动来到了章邯大军所在地——东阿。不克东阿,誓不回军,项梁下了死命令。随后,他进行了严密的战略部署,对手中的强将龙且、英布、项羽、刘邦都进行了详细的分工。结果对攻一开始,秦军便兵败如山倒。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章邯选择了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项梁自然不会轻易放虎归山,于是率兵猛追。章邯好不容易逃到濮阳(今河南省濮阳县)。这濮阳是秦军的军事重地之一,易守难攻。章邯到后,马上挖开水渠,引共河之水环绕濮阳城。此时,老天似乎也在帮他,下起了大雨,结果整座濮阳城外水漫金山。
项梁这下只能望城兴叹了。眼看拿章邯没辙了,项梁心中一股子劲儿没处发,索性大手一挥,杀向了百里开外的定陶县(今山东省定陶县)。而与此同时,他派刘邦和项羽一同去进攻城阳县(今山东省鄄城县)。
事实证明,项梁的兵分两路取得了出奇制胜的效果。一到城下,项梁才发现,看似小小的定陶并不好攻,城墙坚韧,防守严密,是块难啃的骨头。刘邦和项羽两人刚柔并济,一举拿下了城阳和雍邱。项羽和刘邦的接连胜利让项氏集团声名远播。作为项氏集团的头领,项梁不由骄傲自满起来。与此同时,章邯在得到秦朝政府为他提供的兵源和粮草后,很快重整旗鼓,神不知鬼不觉地向定陶集结。
此刻,项氏集团沉醉于眼前的胜利,对潜在的危机毫无认知。就在项梁准备动用人海战术填平定陶城时,下起了连绵不绝的大雨。雨一直下,这仗是没法打了,但项梁又不甘心撤兵。进也不是,退也不是,最后没辙了,项梁只好整天和士兵们躲在营帐里借酒消愁。结果,章邯乘机发到了偷袭,楚军大败,项梁也死于乱军之中。
总之,项梁阴沟里翻船败于秦将章邯之手,不是能力不足所至,而是其骄傲自大自以为是的性格所至。
表面上看项梁兵败身死的原因是因为轻敌。当时项梁连着取得胜利,并且还杀掉了李由,所以就觉得秦军不过如此,因而也就有些飘飘然了。
宋义因为这事儿还劝谏过项羽:“战胜而将骄卒惰者败。”项梁没有听进宋义的劝谏,最终导致失败被杀!
看看那些失败者,几乎都有这种场景的描述。所以这种原因都是安排给失败者的套路!
项梁失败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在策略上发生了错误。
陈胜被击败之后,召平跑到了项梁那里,封项梁为上柱国,然后命令项梁率军西进进攻秦军。项梁接受了这个命令,率领军队西进去进攻秦军。
这是项梁所犯的第一个错误,直接使自己置于了秦军的矛头之下。
秦嘉立景驹为楚王,项梁于是发兵攻打秦嘉。项梁杀了秦嘉之后,收编了秦嘉的军队。
这是项梁所犯的第二个错误,在使自己的队伍不断壮大的过程中,让其它人看到了项梁吞并自己的野心。从而失去了其它义军的支持!
田荣因为与田假的纷争,所以不肯出兵与项梁一起西进。这没有引起项梁的足够重视。
这是项梁所犯的第三个错误,项梁没有意识到现在的反秦义军还都是一片散沙。
项梁在没有得到其它义军的协助之下,把刘邦、项羽等人都派了出去,从而使自己的兵力过于分散。
这是项梁所犯的第四个错误,也是导致项梁兵败身亡的直接原因。
宋义这时候却只跟项梁谈什么骄兵必败,可见宋义也只是一个夸夸其谈之辈!
由于项梁正好处于秦军的矛头之下,并且还是秦军主要的打击目标,所以在秦军集中兵力的突然打击之下,项梁兵败身死已经是必然的结果了。
【我喜欢以连续的眼光看待历史上的节点。】
【非常感谢您的阅读、点赞、转发、评论。如果喜欢敬请关注@寄暇学宫】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