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晚清四大奇此案之首的刺马案名伶杨月楼案。真正的内情和情况已经无从知晓,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以曾国藩背后的湘军无疑就是最大的幕后黑手和后台,当然也是最大的受益者。此事的前因后果也充分显示了晚清政治的黑暗,堂堂两江总督被杀居然是个无头案。这也从侧面说明了晚清法统统治的衰落。

名伶杨月楼案:晚清的刺马案最大的赢家是谁?

刺马案具体情况大家都了解清水就不多做介绍了名伶杨月楼案,但慈禧让马新怡出任两江总督目的主要就两个,一是调查太平天国的“财富”去向以及和湘军有关的问题,再就是削弱湘军在两江地区的影响。湘军被裁撤以后。大量的闲散人员游散于南京等地,他们的聚集一起,严重的“搅扰”的地方治安,马新怡严厉打击这些淮军遣散人员。这些都是马新怡被杀的主要的原因。

名伶杨月楼案:晚清的刺马案最大的赢家是谁?

至于最大的得益集团就是淮军,从马新怡死后,历任两江总督基本上都来自淮军,满清最的赋税重地基本上被淮军承包了名伶杨月楼案。何璟,李宗羲,沈葆桢(林则徐女婿),刘坤一,彭玉麟,曾国荃。都是淮军出身。而慈禧基本上默认了这个结果。只不过是维持面子上一个面子而已。刺马案的问题,即便在今天看来,对于满清的覆灭具有重要意义,从面上看,凶手就一个,当场辑拿。但谁都知道是个替死鬼。水下暗礁才是真正凶手。凶手最终定罪是“漏网发逆”和“复通海盗”的罪名将其处决。

名伶杨月楼案:晚清的刺马案最大的赢家是谁?

从刺马案中也着重看出,满清对地方的失控。他的政治意义在于满清中央企图打破地方实力派。收回督抚掌控权完全失败。从此以后终清一朝,满清中央再也没有能力干涉地方督抚的权力,地方实力派的权利也在一步步加大,离心离德的倾向也逐步加大,中央的权威已经开始名存实亡。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杨乃武小白菜案案是清末四大奇案之一,对于案件来说,原本只是一件普通的杀人冤案,可后来由于慈禧太后的干预,案件变的扑朔迷离起来。

名伶杨月楼案:晚清的刺马案最大的赢家是谁?

名伶杨月楼案:晚清的刺马案最大的赢家是谁?

名伶杨月楼案:晚清的刺马案最大的赢家是谁?

名伶杨月楼案:晚清的刺马案最大的赢家是谁?

案情简介。杨乃武,浙江余杭人,同治葵酉年举人。小白菜原名毕秀姑,因肤白貌美,喜穿绿衣而被称之为小白菜。原本二人是毫无交集的,但是在同治十一年葛品连与小白菜完婚后租住了杨乃武家的房子,期间小白菜经常请教杨乃武读书识字,因而坊间有“羊吃白菜的”传言,是以葛品连带着小白菜搬离杨家。同治十二年十月初七,葛品连暴毙,因其口鼻有血被判定是砒霜毒杀。余杭知县刘锡彤与杨乃武有私人恩怨,便对小白菜施以严刑,使其屈打成招,承认自己与杨乃武有奸情,合谋毒杀葛品连。于是亦对杨乃武以严刑逼供,最后以“谋夫夺妇”定成死罪。

昭雪过程。杨乃武姐姐杨淑英及其妻詹彩凤不服,告到知府衙门和浙江巡抚衙门。由于余杭知县刘锡彤早已使钱财买通杭州知府陈鲁,于是陈知府仍然以大刑对待二犯,使得无法翻供。浙江巡抚杨昌濬拿到供词直接递交刑部以结案,而并不理会杨淑英二人的再审诉求。此案前后审理历时三年,过堂十数次,皆因种种原因导致官官相护,维持原判。此案因《申报》的报道轰动全国,以致慈禧太后都得知。于是在慈禧太后的干预下,令刑部重新审理此案。光绪二年,刑部尚书桑春荣亲审,重新开棺验尸,证实葛品连并非毒害致死,乃急症而亡。于是轰动全国的杨乃武小白菜案告破,二人皆无罪释放,伴随的是,浙江上下一百三十多官员被革职,流放,浙江巡抚杨昌濬,浙江学政胡瑞澜,杭州知府陈鲁等一大批官员永不叙用。

背后真相。杨乃武小白菜案能翻案,大致有这么几个原因。

首先,作为媒体的《申报》起了很大作用。他们前后数十篇报道为此案两主犯申冤,影响深远,使当局者不得不正视舆论的力量。其次,浙江本土官员士绅的推动。浙江籍官员夏同善,汪树棠等京官请求大学士,光绪帝老师翁同龢对此案进行重新审理,浙江地方士绅三十多人联名上奏,请求重审。最后,清朝统治者借助杨案打压湘军集团。这才是本案翻案成功的主要因素。太平天国后,湘军集团占据了全国八大总督中的三个,十五名巡抚中有七位与湘军渊源颇深。这种情况已经严重改变了清朝政治格局,更严重威胁到清政府中央的统治,这种情况下,考虑怎么能和平削弱湘军实力已经是清政府头号要考虑的问题。杨乃武小白菜案给清政府带来一个借口,以办案不力,官官相护,私相授受等罪名拿掉以湘军将领出身的浙江巡抚杨昌濬以及有着强烈的湘军背景的一百三十多号官员。正是朝廷这样的处罚,使曾国藩不得不表态“湘军作战年久,暮气已深”为由奏请裁汰湘军归故里。朝廷方面一方面维护了法纪,为杨乃武小白菜申了冤,从而得到了百姓的支持。另一方面,重新把浙江纳回中央的势力范围,打压了湘军集团。可谓是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和湘军集团博弈的一次大胜!

真是出人意料,一个小地方的一件小案子,最终成为朝廷与湘军的权利之争的中心,杨乃武小白菜最终还是沉冤得雪了,得益于朝廷政治博弈的胜利,得益于朝廷把他们这个棋子下对了地方。可是,在朝廷弹冠相庆之际,还有谁能想起这两个人?棋子毕竟是棋子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