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0余人突围2000人左右,损失了七千多人,几乎全军覆灭皖南事变时间。

在抗战爆发之后,面对着日本侵略者的入侵,共产党和国民党再次达成合作,全民族抗战就此开始皖南事变时间。

不过那个时候虽然说是国共合作,但是蒋介石心里是非常不爽的,于是一些国军打日本人跑的比兔子还快,但是打起八路军、新四军却比谁都来劲,他们不断制造各种摩擦,最严重的一次就是“皖南事变”皖南事变时间。

1940年陈毅率领的新四军7000多人击败了所谓的政府军89军,歼灭敌人1万多人,这也就是著名的黄桥战役。不过这场战役虽然是一场大胜,但是却为后来的皖南事变埋下了伏笔。后来蒋介石命令八路军和新四军在一个月之内要到达黄河以北。

两个月之后,驻扎在皖南的新四军9000多人在叶挺和项英的带领下向北进军,1941年新四军到达了皖南茂密的丛林中,在这里新四军遭遇了国民党军队的伏击,他们被国民党军队团团围住。

新四军在包围圈之中苦战七天七夜,最终只有2000多人突围出去,新四军损失了7000多人,副军长项英被杀,军长叶挺被国民党当局扣押。皖南事变震惊全国,经过这次事变,新四军损失惨重,高级将领损失殆尽,中央也命令新四军开始修整扩充自己的实力。

中央同时还命令陈毅为新四军的代理军长,刘少奇担任政委。皖南事变的时候,刘少奇还在苏北,他知道这件事之后立即和中央联系,请求前去支援新四军的重建。

刘少奇到达新四军之后首先便开始整顿编制,他把新四军整编为4个师,苏北的部队是第一师,皖东的是第二师,李先念手下的部队为第三师,苏南地区的部队为第四师。在这次整编之后,新四军开始实行三三制的编制。

整编当然是为了能够让部队更好的发展你,更好的扩张自己的实力,而且还能有效的控制住自己的区域,是一个相当有效的办法。之后为了不让皖南事变的悲剧再次发生,刘少奇还对新四军的士兵做了大量的思想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新四军已经拥有了7个师,攻击9.6万人。

四年之后,在刘少奇的努力下,新四军的发展并没有因为皖南事变而被打断,反而发展的更加迅速,他们在抗战结束的时候已经拥有了30多万人。虽然在1943年刘少奇就被调到陕北,但是他正确的方针一直在新四军中执行,这也是新四军不断发展壮大的根本原因。

扩展资料

历史背景

皖南事变是抗战期间,国民党顽固派对华中的新四军军部所发动的一次突然袭击,是国民党第二次反共高潮的顶点。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顽固派加紧制造反共磨擦活动。

1940年10月19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正副参谋总长何应钦、白崇禧发出致八路军朱德总司令、彭德怀副总司令和新四军叶挺军长的“皓电”。“皓电”对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武装力量进行了种种攻击和诬蔑。

并要求在大江南北坚持抗战的八路军、新四军于一个月内全部开赴黄河以北,并将50万八路军、新四军合并缩编为10万人。与此同时,国民党当局又密令汤恩伯、李品仙、韩德勤、顾祝同等部准备向新四军进攻。“皓电”成为第二次反共高潮的起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皖南事变

1840年-1842年 鸦片战争

1842年 中英《南京条约》签订

19世纪四五十年代 中国无产阶级产生

1851年 金田起义、太平天国建立

1856年-1860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8年 《爱珲条约》《天津条约》的签订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生

1860年 《北京条约》的签订

19世纪60到90年代 洋务运动

1864年 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1883年-1885年 中法战争

1894年-1895年 甲午中日战争

1895年 中日《马关条约》签订

19世纪90年代 帝国主义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1898年 戊戌变法

1900年 义和团运动高潮,八国联军侵略中国

1901年 《辛丑条约》签订

1905年 中国同盟会成立

1911年 黄花岗起义、保路运动、武昌起义

民国(1912年到1949年)

1912年 中华民国建立

1913年 二次革命

1915年 新文化运动、护国运动开始

1916年 袁世凯恢复帝制失败

1919年 五四运动爆发

1921年 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3年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1925年 五卅惨案、五卅反帝运动爆发

1926年 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1927年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南昌起义

1928年 井冈山会师

1931年 九·一八事变

1934年 红军长征开始

1936年 西安事变

1937年 卢沟桥事变,日军南京大屠杀

1940年 百团大战

1941年 皖南事变

1947年 发动“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爱国运动

194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