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和王桂荃一生有6个孩子,为何至死都没有给王桂荃名分梁启超的儿子?众所周知,梁启超除了妻子李惠仙之外,还有一个为他生下六个孩子的王桂荃。虽然王桂荃为梁启超付出了很多,但是至死仍然没有得到任何名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王桂荃梁启超的儿子。
王桂荃是一个出生在四川的女子梁启超的儿子,出生不久后她的母亲就去世了,随后她的父亲又娶了一个女人。继母对王桂荃非常不好,经常欺负虐待她,父亲也在她四岁那年因病去世,王桂荃就这样继续遭受着继母的虐待。
后来,继母出去办事,王桂荃家里的帮工就来到她家偷东西,他看到手无缚鸡之力的王桂荃,于是心生歹念,将王桂荃给卖了,经过几番倒卖之后,王桂荃来到了礼部尚书李端棻的家中。李端棻正是梁启超妻子李惠仙的堂哥。
后来,李惠仙在嫁给梁启超之后,王桂荃就被当做陪嫁丫鬟,一同嫁到了梁启超的家中。王桂荃非常的聪明,梁启超交代的事情她总能很好的完成,再加上李惠仙身体不是很好,所以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最后都落到了王桂荃的头上。
戊戌变法之后,梁启超一家逃到日本,王桂荃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很快就学会了日语,她同样在日本把梁启超一家照顾的很好。李惠仙体质差,所以只生了两女一男,她为了给梁家开枝散叶,就把丫鬟王桂荃献给了梁启超。在她的安排之下,王桂荃就和梁启超同房了,而王桂荃先后为梁启超生下6个子女。
但是因为梁启超提倡一夫一妻制,所以他不愿意纳王桂荃为妾,也不愿意给她任何名分。不过最过分的是梁启超让他的孩子,喊王桂荃王姨,而不是喊母亲。王桂荃无可奈何,只能继续服侍着梁启超一家。
后来,李惠仙和梁启超先后去世,只留下9个孩子让王桂荃照顾,王桂荃倒也坚强,硬是把这9个孩子给拉扯大。这些孩子非常孝顺王桂荃,一个个都喊她娘亲。
随着新中国成立之后,王桂荃和他们在北京安家,但是 在她80多岁的时候却被安上了“保皇派老婆”的帽子,被批斗的离开了家,再也没有了音讯,最后死在了一间破旧的小屋里。
后来,她的孩子们就在梁启超的旁边立下了墓碑,并且种了一棵白皮树,以此来纪念这位伟大的母亲。
以上就是王桂荃的故事,各位读者有想法可以在下方留言,佑子看到会进行回复的。
“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能把九个子女都教育成青年才俊的近代只有梁启超了。
梁启超中国近代维新派人物,戊戌变法的领袖之一。在历史上,梁启超除了以上伟大的成就外,还是一名“家教达人”,或者成为最成功的父亲。
他的九个孩子分别是:长女梁思顺,文史学家。长子梁思成,著名建筑学家。次子梁思永,著名考古学家。三子梁思忠,毕业于美国西点军校,英年早逝。次女梁思庄,著名图书馆家。四子梁思达,经济研究者。三女梁思懿,著名社会活动家。四女梁思宁,参与革命,是位新四军战士。五子梁思礼,火箭控制系统专家。
梁启超重视对子女的品德教育,并且以自己的的品德为子女树立榜样。教育自己的孩子要热爱自己的国家,以自己的经历告诉孩子,国家放在首位。
再次为孩子创造条件,不为孩子做出选择。
有些父母觉得孩子的阅历浅,无法做出选择,替孩子做出选择,其实是在害孩子,让孩子在以后没有主见,遇事优柔寡断。梁启超的选择是:带你去看世界,路你自选。
再次,要让孩子时刻明白自己的优缺点,他曾经说过:“要各人自审其性之所近何如,人人发挥其个性之特长,以靖献于社会,人才经济莫过如此。”
其次,培养孩子的兴趣。做家长的对生活要有趣味,与孩子的学习生活,交友,恋爱要与孩子做交流,自己对生活的各种趣味,才会传递给孩子。《趣味教育与教育趣味》是梁启超写过的一篇文章,他认为兴趣为幸福的源泉,成功的基石。
最后,在子女教育上,梁启超做到亦师亦友,扮演好了亲情上的父亲,心灵上的朋友,学识上的好老师,以自己的教育方法和理念,教育自己的子女成才。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