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二黑结婚》是1943年赵树理创作的小说赵树理,作品通过边区农村青年农民小二黑和小芹争取婚姻自主的故事。

  该小说描写了农村中新生的进步力量同落后愚昧的迷信思想及封建反动势力之间的尖锐斗争赵树理,以主人公在新政权的支持下突破阻碍获得幸福婚姻显示出民主政权的力量和新思想的胜利。

  赵树理(1906—1970),山西省沁水县人。1943年发表成名作《小二黑结婚》而蜚声解放区文坛,其作品通俗化大众化的追求与毛泽东《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恰相吻合,以至于甚至产生了所谓“赵树理方向”的口号。建国后出版短篇小说集《下乡集》赵树理、《赵树理小说选》及长篇小说《三里湾》、长篇评书《灵泉洞》(上)等。赵树理的小说多以华北农村为背景,坚持用现实主义方法反映农村社会的变迁和存在其间的矛盾斗争,塑造农村各式人物的形象;同时,坚持民族化、大众化的创作道路,努力使自己的创作与农民的阅读心理、欣赏习惯相一致。这种创作追求使他的作品既有强烈的时代精神、浓郁的生活气息,又有鲜明的民族色彩。在他的影响下,马烽等山西籍作家形成了一个被列为“山药蛋派”的作家群体。文革中赵树理的作品被批判,本人也被迫害致死。《小二黑结婚》作于1943年春,是赵树理的成名之作,也是体现他的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问题,形成主题的创作思想的代表作品。他被称为“地摊文学家”。

赵树理(1906一一1970),原名赵树礼。他是一位解放区,擅写农民群众的文学家。一九三一年到一九三六年间,他陆续写了《铁牛的复职、《潘龙峪》、《打倒汉奸》等描写农民生活和斗争通俗文艺,当时由于出版和报纸为封建势力操纵得不到出版和发表的机会,大部散失了。

此后,他在从事宣传和编辑期间,又陆续写出数十万字的通俗小说、鼓词、快板、和上党邦子《万象楼》。一九四三年五月创作了《小二黑结婚》,小说以崭新的思想内容,鲜明的艺术特色和大众化的语言风格,标志着他在小说艺术的民族化与大众化方面,己经走向成熟。小说出版后,立即传边各根据地,受到群众热烈欢迎。

《小二黑结婚》生动地展现新时代群众新思想,通过小二黑和小芹恋爱故事,深刻表现出解放区青年农民的觉醒。尤其是小芹,同封建迷信,愚昧以及封建恶势力的斗争。新时代女性爱情观,为争取这种爱情指出一条新路。农民群众要争取自由,争取民主权利和要求撑握自己命运的热切愿望。这在当时的文学史上,对农村爰情题材的处理方面,这是一个新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