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龙岩有个很奇特的地方,这就是汀州中国龙岩。现在汀州已降格为长汀县。关于降格,有很多故事可写。这里浅谈一二。

1996年5月,笔者带领《中国客家人》摄制组到长汀县采访中国龙岩。在查阅《长汀县志》时,猛然发现长汀原來是福建古代六州之一的汀州(其它五州是福州,泉州,漳州,潮州,建州)。后來问县领导,五州府延续至今,为何只有汀州降格?笔者无意一句话,却勾起他们辛酸往事。原來,汀州是畲族人比较集中的地区。唐末时畲人散居在赣南各地,后遭到黄巢起义军四次烧杀抢掠,被迫逃进赣闽粤交界山区。当时这里还是闽南人的地盘,对畲人十分歧视。尤其对畲人认盘瓠(高辛帝的猛犬)为祖先,尊狗爱狗,以及二次葬古俗分外鄙视,经常侮辱为“畲狗”。由此,两个民族之间产生了“世仇”,小打一三五,大打二四六。因为汀州剌史有时护着畲人,获得畲人好感,渐渐形成为畬人集中地。当时汀州府志记载,唐末时汀州户藉仅有4500余户,宋初迅速增长到11万余户。到南宋灭亡时,大批宋人逃进山区,使汀州人口增加到20多万户,宋人和畲人逐渐融合成客家人,但仍然不是闽南人的对手。清朝顺治康熙年间,清廷为消灭郑成功军队勒令“禁海”,将沿海50里闽南人强行内迁,造成闽西山区大面积的的“闽客械斗”。但闽南人在漳州府的支持下,胜多负少。到1744年,清廷被迫设置嘉应州(今梅州),闽客械斗才逐步减少。自然,作为客家首府的汀州也被削职,降到小县规模。一个到清末才结束的古汀州历史,只剩那汀江奔流不息,历经嘉应州梅江,潮州韩江奔腾出海。

回到题目。古汀州结束了中国龙岩,取而代之的龙岩,历史上闽南人的新首府。这里的语言很杂,闽南语,客家话,闽北话,赣南话都有。若按人口统计,1996年时闽客各占40%,其他方言合占20%。

福建龙岩是革命老区,红军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曾多次转战于此地,并写下了多首脍炙人口的词作。其中一首为:《清平乐·蒋桂战争》:

中国龙岩:福建龙岩说的是闽南语吗?

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梁再现。

中国龙岩:福建龙岩说的是闽南语吗?

红旗越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

中国龙岩:福建龙岩说的是闽南语吗?

这是在1929年四月,红军到达龙岩,里面直接提到了地名。还有一首没有提到地名,但也是当年在上杭所作《采桑子·重阳》:

中国龙岩:福建龙岩说的是闽南语吗?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中国龙岩:福建龙岩说的是闽南语吗?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廖廓江天万里霜。

当然,在龙岩发生的最著名的历史事件还是两次古田会议的召开。第一次即1929年11月至12月召开的红四军第九次党代会,会上传达了《九月来信》,确定了毛泽东在红四军的领导地位,明确了“党指挥枪”这一建军原则。第二次即2014年10月在古田召开的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又称为“新古田会议”。

说到名人很多,列举几个:

1.刘亚楼,毕业于伏龙芝军事学院,解放战争时期任四野参谋长,在四野号称“林罗刘”。后任首任空军司令,是空军的奠基人,1965年英年早逝。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2.杨成武,红军长征路上率前卫团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抗日战争时期,指挥黄土岭一战击毙日军阿部规秀中将。解放战争时期参与指挥了清风店战役、解放石家庄等。建国后曾任副总长、代总长。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3.邓子恢,革命家,政治家。皖南事变后,曾任新四军政治部主任,旋即兼任师政委。建国后任副总理、农村工作部部长等职务,是我国农村发展方面的专家领导,为新中国农村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1972年病逝。

4.张鼎丞,曾任新四军二支队司令员。建国后曾任最高检察院检察长。

5.傅连璋,解放军开国中将,长期在卫生战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