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吾之兄长的诚请
愚弟之南北朝所学尚浅,在兄长面前不敢造次,但既然兄长相邀,愚弟试言之一二,望兄长指正南北朝名将。
愚弟认为北齐名将斛律光要比于刘宋名将檀道济厉害南北朝名将。
首先南北朝名将,论对于国家之贡献,斛律光要高于檀道济。我们先来看看檀道济对于国家的主要贡献,有三个:
1.跟随宋武帝刘裕起兵,是为开国元勋之一
2.跟随宋武帝刘裕大破后秦,成为当世名将之一
3.宋文帝时期,抵御北魏的进攻,被誉为国之长城
檀道济因功历任冠军将军、扬武将军、征南大将军、武陵公。
我们再来看看斛律光对于国家的贡献,简括之也有三:
1.率领部队进入北周国境内,名震天下
2.大破周武帝与尉迟迥十万兵马犯境,敌国丧胆
3.大破北周名将韦孝宽进攻,天下无双
斛律光因功历任大将军、太傅、右丞相、左丞相、咸阳王。
这俩人的功绩和在朝官职一对比,一目了然吧,檀道济只是方面大将可谓国之栋梁,而斛律光是位极人臣的无双国士,所以这一点上斛律光要高与檀道济。
其次,两人对于国家的影响,斛律光要高于檀道济。檀道济被宋文帝冤杀后,刘宋王朝国祚依然在,直到43年之后,被萧道成所灭建立南齐。
斛律光被齐后主冤杀后,5年之后,北齐王朝就被北周长驱直入灭国了。
由这点可见,斛律光之于北齐是不可或缺的人物,而檀道济之于刘宋影响力较斛律光小的多。
最后,两人对于当时社会的影响,斛律光高于檀道济。檀道济一直被宋文帝认为养寇自重,直到宋孝武帝时才平反,而且檀道济在刘宋王朝内部就争议不断,别说北魏了。
反观斛律光不同,斛律光身死不仅举国哀悼,北周武帝得知斛律光北冤杀身死后,下召大赦境内庆贺。
周武帝灭掉北齐后接着下诏追封斛律光为上柱国、崇国公。
斛律光生可令敌国之帝恨,死可令敌国之帝喜,最后令敌国之帝敬,这社会影响力非檀道济可比啊。
综上三点所述,是谓愚弟之所以认为北齐名将斛律光要比刘宋名将檀道济厉害。
南北朝时期,南朝宋有个将军叫殷孝祖,为人放纵不拘,喜好酒色,凭着有气魄,多才干,宋明帝在位的时候,提拔他为兖州刺史、冠军将军、督前锋诸军事,仕途可谓一帆风顺。
殷孝祖曾多次在南方抵御叛军,受到宋明帝的器重,赏赐优厚,恩宠有加。宋明帝曾赏给他两件宝贝,一件是“铁帽”,一件是“筒袖铠”。
铁帽子自不必说,这种帽子刀枪不入,单说“筒袖铠”,这种作战服是三国神人诸葛亮发明的,整套铠甲都是由鳞状甲片重叠连缀制成,能够保护上臂、腋下等要害部位。
这种超级防护作战服,可以抵御六百七十公斤重量的强弩。有了这两种宝贝,殷孝祖更加牛皮哄哄,整天用鼻孔看人,对其他将领冷嘲热讽,仿佛天底下只有他一个人称得上刘宋王朝的顶梁柱。
每次行军打仗,殷孝祖都十分张扬,必须高高打着云盖,让几十里地外的人,一眼就可看出将军的位置。可能怕有眼神不好的,殷孝祖还令部下擂鼓,大造声势。
殷孝祖如此高调炫耀,引发将士的议论。有人认为殷将军堪称“死将”,这些豪华的仪仗,无异于提醒敌军自己的位置所在,敌军选出几个神射手,殷孝祖必死无疑。
殷孝祖却毫不在乎,他觉得自己有皇帝赏赐的两件宝贝,犹如金钟罩铁布衫,战场上可以刀枪不入。殷孝祖的过度自信,给他带来了灭顶之灾。
泰始二年(466年),南朝宋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叛乱,所辖州县差不多都归顺了晋安王刘子勋,朝廷只剩下了建康城和丹阳县,形势岌岌可危。
宋明帝派人游说兖州刺史殷孝祖前往京城护驾,殷孝祖倒是没含糊,抛家舍业,率领两千精锐回防京师。当时的建康城军民人心惶惶,正打算外逃避难,听说殷将军勤王之师赶到,人心安定了许多。
殷孝祖却令建康城军民太失望了。三月初三,殷孝祖率军水陆并进,攻打叛军,交战中,殷孝祖的云盖、鼓声,吸引了太多的射手,箭如疾雨,顷刻之间,五十二岁的殷孝祖就变成了另一个物种——刺猬。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