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宫妃嫔过生日也是要看等级的,品阶不同过生日的时候受到的待遇也就不同,甚至连生日的称呼也都是严格区分开来的清朝后宫编制。

清朝后宫编制:清朝后宫妃嫔过生日可以得到什么赏赐?

清朝皇帝生日称作“万寿节”,皇太后生日是“圣寿节”,而后妃们,皇后以及妃位以上的高级妃嫔生日,称作“千秋”清朝后宫编制;嫔位生日称作“寿辰”,嫔位以下,也就贵人生日称作“生辰”,常在与答应的生日,还是叫生日。

清朝后宫编制:清朝后宫妃嫔过生日可以得到什么赏赐?

自然清朝后宫编制,贵人以上的生日才可以正儿八经进行庆祝,而贵人以下是没有资格过生日的。

清朝后宫编制:清朝后宫妃嫔过生日可以得到什么赏赐?

皇后是后宫之首,也是后妃之中生日庆典规模最大的。众所周知,清朝后宫诸人平时都是拿固定工资的,也就是所谓的“月例银子”,日子过得紧巴巴的。除了各种实物供应,皇后每年只有月例银1000两。而每年皇后生辰,能够得到黄金90两,白银900两,比其一年工资还要多。

除了真金白银,还有各种绸缎等实物,数字取九,取尊贵之意,以及盛大的庆典、宫廷宴会等,皇后也需要接受后宫的朝拜。

皇后乃是国母,除了皇太后之外自然待遇最高,皇后之下妃嫔们的生日待遇逐级递减,到嫔位为止,只有赏赐而没有相关的庆典,而且庶妃生日,需要前去皇帝皇后跟前儿行礼。

所以,像《甄嬛传》中雍正帝为只不过是贵人的甄嬛大肆庆生的状况,是并不存在的。

除此以外,皇后千秋之时还有一样特殊待遇,那就是“中宫笺奏”。平时大家过生日会许愿,而中宫笺奏就是皇后所愿,这是皇后独有的特权。中宫笺奏一旦明发,皇帝也不能够轻易驳回,可以说是几乎会如愿以偿的。这样的生日待遇,才是真正令人羡慕的。

其实亲王嫡福晋与皇帝的妃嫔之间谁的地位更高,除了我们根据品级来规划之外,还有其他的外在因素影响着。阿浅下面简单地说下自己的看法。

清朝后宫编制:清朝后宫妃嫔过生日可以得到什么赏赐?

清朝后宫编制:清朝后宫妃嫔过生日可以得到什么赏赐?

撇开亲王嫡福晋,先比较同一体系内的皇帝妃、嫔、贵人之间的品级关系。

清朝后宫编制:清朝后宫妃嫔过生日可以得到什么赏赐?

清朝的后妃制度从皇太极时期开始完善,一直到康熙时期才定了下来:

清朝后宫编制:清朝后宫妃嫔过生日可以得到什么赏赐?

后妃设皇后1名,居中宫,皇贵妃1名,贵妃2名,妃4名,嫔6名,贵人、常在、答应,没有定数,分居东西12宫。各品级妃嫔的月俸约是:皇后1000两,皇贵妃800两,贵妃600两,妃位300两,嫔位200两,贵人100两,常在50两,答应30两。

其余的宫女太监人数配置、每年每月赏赐的数量也是按着各自的品级来的,位份越高,得到的月例、赏赐自然就越多,也难怪后宫人人都想往上爬,那一般情况下,位份越高的人,地位自然越高。

讲完了宫内妃嫔的品级情况,说说亲王嫡福晋的。

福晋的意思为“夫人”,主要是清朝皇室贵族妇女封号,正妻称为“嫡福晋”,侧室称为“侧福晋”。

清制规定嫡福晋与侧福晋都是由礼部册封,有朝延定制的冠服(侧福晋冠服比嫡福晋降一等)。既然有朝廷册封,那么自然人数都有限制,并不是你想要多少就有多少,嫡福晋自然是1人,侧福晋2人。除了朝廷册封之外的嫡福晋、侧福晋外,其余的皆为庶福晋,相当于婢妾,不入册,也没有朝冠。

查阅了相关史料,我们会发现,如果要比较亲王福晋跟内命妇(皇帝的妃嫔)们的地位高低,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亲王与皇帝的辈分。若亲王是皇帝的直系长辈,那么皇帝的妃嫔们都算作亲王福晋的晚辈,皇上都得敬其三分,何况是其他后妃。

2、无关辈分。除去皇帝与皇后,其他妃嫔与亲王福晋皆是臣子,亲王福晋的地位高低就取决于其夫君的受恩宠程度及娘家的地位了。

3、恩宠程度。皇帝的某个妃嫔如果特别得宠,那么亲王福晋不看僧面看佛面,也要给予这些妃嫔面子,同理,如果这位亲王十分得宠,深受皇恩,那么后宫高位妃嫔也要对其另眼相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