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把貂蝉送给关羽,关羽也是不会背叛刘备的!关羽是个重感情讲义气的君子,不会为美女张仪之妻、金钱所打动的?当年刘备兵败下落不明,关羽保护着两位“嫂夫人”在曹营时,就不为曹操所赐的金钱美女所动,令曹操对关羽的人品是刮目相看。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张仪之妻:如果曹操实现诺言,把秦宜禄之妻送给关羽,关羽会不会效忠曹操?

刘备兵败投奔了冀州的袁绍,关羽保护着刘备的一家老小是死守下邳。第二天夏侯惇骂战,关羽率领三千人马出城战夏侯惇,夏侯惇诈败,把关羽引人埋伏圈,关羽是兵微将寡被曹操的大军围困在一个土山上。后来,曹操派张辽说服关羽投降,关羽是誓死不投降曹操。最后,关羽提出三个苛刻的条件:一,关羽只降汉不降曹张仪之妻;二,关羽要亲自保护刘备的两个夫人,不受外人打扰,还得派婢女众人伺候,一切花销都得给报销;三,如果关羽知道大哥刘备的下落,关羽还得去投奔大哥刘备。

张仪之妻:如果曹操实现诺言,把秦宜禄之妻送给关羽,关羽会不会效忠曹操?

曹操答应了关羽三个苛刻的条件,然后派出众多的美女和金银财宝收买关羽,可是关羽不为所动张仪之妻。当关羽得知刘备的下落后,把曹操所赠的众多美女和金银财宝都留下来,是不辞而别。才有后来的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去寻找大哥刘备。

张仪之妻:如果曹操实现诺言,把秦宜禄之妻送给关羽,关羽会不会效忠曹操?

关羽和刘备、张飞是发了毒誓拜的生死弟兄,誓词是:“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关羽在以后追随刘备征战的过程中,确实也做到了生死相依,不离不弃!

就别说是秦宜禄的老婆,就是曹操把貂蝉送给关羽,关羽也不会忘初心的,也不会背叛刘备而真心投降曹操的?因为那不是关羽的性格和为人处事的原则。

托雷的妻子是四帝之母,其中之一就是忽必烈,又因终其一生为部落筹谋,不但使得部落成长壮大,而且还为长子蒙哥“夺得”汗位奠定了坚实基础,所以她在蒙古历史上发挥重要作用,这种说法是非常恰当的,同时她的智慧与眼光也值得世人称道、尊重。

张仪之妻:如果曹操实现诺言,把秦宜禄之妻送给关羽,关羽会不会效忠曹操?

张仪之妻:如果曹操实现诺言,把秦宜禄之妻送给关羽,关羽会不会效忠曹操?

先来看看四帝之母是否言过其实呢?

张仪之妻:如果曹操实现诺言,把秦宜禄之妻送给关羽,关羽会不会效忠曹操?

蒙哥:大蒙古国大汗,在位八年,继任汗位前,战功无数,实至名归。

张仪之妻:如果曹操实现诺言,把秦宜禄之妻送给关羽,关羽会不会效忠曹操?

忽必烈:更无争议,元世祖,大蒙古国第五任可汗,大元开国皇帝。

张仪之妻:如果曹操实现诺言,把秦宜禄之妻送给关羽,关羽会不会效忠曹操?

旭烈兀:攻灭阿拉伯帝国,西南亚征服者,伊利汗国建立者。

阿里不哥:曾被贵族推举为汗,与忽必烈内战四年,投降后被幽禁而死。

克烈·唆鲁禾帖尼的父亲札合敢不,是王汗屠刀下硕果仅存的弟弟,想来与王汗关系不错,后来他们的部落为成吉思汗所灭,做为战利品,唆鲁禾帖尼被赏赐给托雷为妻,并在托雷去世后承担起家族的重担。

成吉思汗三子窝阔台汗,想让唆鲁禾帖尼嫁给自己的长子贵由,其中隐含的目的就是争取唆鲁禾帖尼所掌握的托雷家族势力,因为成吉思汗留下军队十三万人,而十万人归于托雷家族。

唆鲁禾帖尼当然明白其中的玄机,但是她并不想“强强联合”,因为以窝阔台汗的贪婪,只会把获取的势力打散,分编进入自己的势力,并借利益逐步同化,完全占为己有。所以唆鲁禾帖尼只能以孩子们还小,尚未成人,需要继续尽心养育为由拒绝了窝阔台汗的“美意”。

当时托雷家族所掌握的势力,无法不让人产生忌惮和觊觎之心,所以窝阔台汗打算以逐步蚕食的方式,渐渐瓦解托雷家族势力,于是提出了将三千户托雷家族治下人口转与儿子阔端管理,唆鲁禾帖尼所要面临的是名正言顺的统治者对私利的蚕食,但这点资源,托雷家族也并非损失不起。

唆鲁禾帖尼的聪明之处在于损失可以承受,但是人情不能落空,在说服家臣不久,她交割了三千户给予阔端,但也借由割舍的这些资源与阔端搭上了桥,利用自己巧舌如簧、拉拢人心的本事,让原以为“本该如此”的阔端,感念了唆鲁禾帖尼的人情,因为给他的资源自然是最好的,并没有滥竽充数,这点阔端心知肚明。

唆鲁禾帖尼获得了阔端的友谊,后续发生的事情表明,阔端知恩图报,念着一份人情始终站在托雷家族一方。

窝阔台汗死掉,“天下”大乱,在这乱世中,托雷家族治下却一片安宁平静,百姓们安居乐业,而唆鲁禾帖尼则不遗余力的教育好托雷的诸多子嗣,管教颇严,但极具成效,对于内部管理方面,不同于其他势力,她不允许横征暴敛,欺压良善,她的儿子们也都听从她的意见,整个托雷家族的声誉直线飙升,与其他势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窝阔台汗的遗孀乃马真后想立贵由为大汗,但是攻占奥地利、匈牙利、俄罗斯等地、擒杀亨利二世,几乎横扫欧洲,令欧洲人民闻风丧胆的拔都同学表示不服,因为他比较支持唆鲁禾帖尼长子蒙哥继承汗位,不过这是后来的事。

眼看草原即将陷于战乱,唆鲁禾帖尼率领自己的儿子参加大会,拥立贵由登基,但是这却不是出于她的真心,她只是想稳定局势,不要生灵涂炭,对于贵由,这个险些成为自己丈夫的人,唆鲁禾帖尼是没有半点好感的。

这一次,唆鲁禾帖尼拉拢人心的本事再次发挥出来,一切稳定后,贵由嫉恨拔都在大会上的反对,所以假借养病迁徙,实则率部攻击拔都家族报仇,但是这些举动被唆鲁禾帖尼提前知会了拔都,而拔都依靠自己安插在贵由身边的内应毒杀了贵由。

一是避免被偷袭,二是杀死势同水火的贵由,所以拔都对唆鲁禾帖尼感激不尽。

贵由被干掉,新一任首领还要再次推举,拔都邀请宗王、大臣们召开忽里台大会,但是窝阔台和察合台从属势力不应,唆鲁禾帖尼让长子蒙哥率领大臣们前往,在会上,拔都力荐蒙哥成为新的大汗。

拔都在自身实力强悍的情况下推举蒙哥,究其原因无非五点:

①老爹的血统本已受人诟病,自己也怕众人不服。

②自己的术赤系势力地处边远地区并且离开政治核心圈已经长达20多年。

③现有的族人因为通婚,已经异域化、突厥化,自己的孩子基本都是混血儿,争权也难以长久。

④现实考量,唆鲁禾帖尼拉拢人心的本事世人皆知,没有人比她的孩子更能得到多数支持。

⑤唆鲁禾帖尼对自己的恩情。

所以,与其争取那几乎不存在的机会,不如做个顺水人情,捞个推举赞襄之功。

窝阔台和察合台当然不会同意自己的基本利益被剥夺,哪怕蒙哥和拔都的弟弟赶往斡难河畔这种善意的行为也不能打动这两方势力,拖延过久,无奈之下,在两方缺席的情况下,其他部落一致推选蒙哥成为新一代的大汗。

这份支持,不是无缘无故的,就像拔都的支持一样,所有部落都是在报答唆鲁禾帖尼的恩情和照拂,同时唆鲁禾帖尼也让他们看到了在托雷家族治下,人民所享受的自由与和平,没有盘剥,没有苛政,没有贪婪和压榨,这是所有部落的信任基础,加上唆鲁禾帖尼常年笼络人心,一切仿似水到渠成。

做为出色的女性政治家(毫不夸张),唆鲁禾帖尼也有铁血的一面,在争取到各部支持之下,在民心所向之下,她顺理成章的开始了不会受到任何阻碍的政治清洗,首先处死窝阔台部前大汗贵由的遗孀斡兀立海迷失,使得窝阔台家族的势力转移到拖累家族,原来窝阔台家族未能实现的愿望,被唆鲁禾帖尼所实现,只不过是用到了窝阔台势力自己身上,他们的皇族势力逐步被瓦解蚕食,沦为任人鱼肉的对象。

蒙哥得到汗位后,忙于政务的他将弟弟忽必烈这颗新星推上了历史的舞台,并最终攻灭南宋。

至于唆鲁禾帖尼,这个女人好像是带着任务降临人间的,在帮助蒙哥获得汗位后,她被封为皇太后,在她亲自指挥下,清洗了诸多不甘附和的势力,仅仅半年后,大局企稳,也恰恰在大局稍稍企稳后,完成了自己的全部使命的唆鲁禾帖尼撒手人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