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是中华民族为之自豪的伟大成就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为了在新形势下大力弘扬研制“两弹一星”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对当年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予以表彰,并授予于敏、王大珩、王希季、朱光亚、孙家栋、任新民、吴自良、陈芳允、陈能宽、杨嘉墀、周光召、钱学森、屠守锷、黄纬禄、程开甲、彭桓武“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追授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这23位科技专家,是人民共和国的功臣,是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的杰出代表,是新一代科技工作者的光辉榜样。
如果非要评选对两弹贡献最大的第一人,谁的贡献最大呢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我们先来看看1999年国庆50周年由国家授予的“两弹一星”事业奖章的是哪23位,他们是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于敏,王大珩,王希季,朱光亚,孙家栋,任新民,吴自良,陈芳允,陈能宽,杨嘉墀,周光召,钱学森,屠守锷,黄纬禄,程开甲,彭恒武,王金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
上述的是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但如果非要指两弹谁是第一人的话,应该说原子弹邓稼先第一人而氢弹于敏则为第一人。
出生于1924年的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和领导者,他始终在中国核武器制造的第一线,组织领导广大科技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特别是1959年,邓稼先根据中央愿望,选定中子物理,流体学和高温高压下的物理性质,这方面作为研制中国第1颗原子弹的主攻方向,成为对中国原子弹理论设计工作做出的最重要贡献。是中国的“原子弹之父”。
出生于1926年的于敏,有着惊人的毅力和废寝忘食的拼搏精神,在中国氢弹原理突破中解决了一系列基础问题,提出了从原理到结构形成基本完整的设想,解决了热核武器大量关键性的理论问题,起着关键作用。被誉为中国的“氢弹之父”。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