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谦(1398—1457)明朝于谦,字廷宜,号节庵,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人。历经明仁宗、明宣宗、明英宗、明代宗四位皇帝。

明朝于谦:明朝于谦的功绩究竟为何?

(于谦画像)

明朝于谦:明朝于谦的功绩究竟为何?

明朝于谦:明朝于谦的功绩究竟为何?

1421年中进士明朝于谦,1426授御史,曾随宣宗朱瞻基平定汉王朱高煦叛乱中将被擒的朱高煦骂得瑟瑟发抖。

1428年任巡按江西明朝于谦,在此期期间,政治清明,关心民生,严惩污吏,审理冤案,所以颂声满道。

1430年于谦被升任兵部右侍郎坐镇河南、山西两省19年,期间深入民间,访贫问苦,严厉肃贪,又兴修水利,加固黄河堤岸。创立平籴法储粮备荒,开办"平仓"、"义仓",设"惠民药局",救苦济病,一身正气,深获朝野称道。

明英宗朱祁镇即位后,军国大计皆仰宦官王振搭理,满朝野贪污成风。地方大员进京办事,皆重贿上司。而于谦进京"室囊以入"。1446年遭王振诬告下狱论——后经两省百姓及藩王们力请免死,并官复原职。

1449年也先率部南侵,明英宗在王振是劝说下亲征瓦剌,结果在土木堡大败,明英宗被俘,二十几万明军精锐损失殆尽,阵亡武官勋贵包括英国公张辅,成国公朱勇,泰宁侯陈瀛,驸马都尉井源,平乡伯陈怀,襄城伯李珍,遂安伯陈埙,……整个大明王朝文武中枢,几近一扫而空,京城门户亦已洞开,明朝竟到生死存亡关头。

此时朝廷上下掀起一股迁都浪潮。于谦厉声说:"提议南迁的人应当斩首!京师是天下根本,只要一动便大事去矣。难道不见宋朝南渡的故事吗?"于谦力主抗战,否决迁都,坚请固守。并与众臣一起力求孙皇后立明代宗继位,于谦整顿兵备,召集民兵,部署在要害地方,并亲自督战,最终成功挡住了瓦剌军队,保住了北京城,改变了历史走向。

1457年明英宗复辟,于谦遭诬陷于正月二十二在北京东市被杀,妻、子流放边疆。抄家时发现于谦"家无余资,萧然仅书籍而已"。

"公被刑之日,阴霾翳天,京郊妇孺,无不洒泣","行路嗟叹,天下冤之"。于谦的一生是重名节,轻名利;重成仁,轻杀身;重社稷,轻君王,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