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是一部伟大的史学巨著,但是里面记载的有关秦朝的事情很多都不够真实,有故意抹黑混淆事实的嫌疑,因为他是站在秦的对立面汉来写的,他只有把秦始皇和他的子孙写的得位不正李斯为什么不扶持扶苏、残暴不仁才能显出汉朝得位正统。
在很多学者看来,扶苏继位的可能性很小,唯一的优势就是嫡长子的身份,从他跟秦始皇两人政见不和被贬到边境的那一刻就知道了自己的结局,不然不会在圣旨到达后连怀疑都没有就立刻自杀李斯为什么不扶持扶苏!
至于蒙恬的三十万军队李斯为什么不扶持扶苏,那只是用来驻边防御的,蒙恬也断不会为了扶苏打回咸阳。蒙氏一族世代忠烈,为了保全名声也不会那样做的,不信你看蒙恬的结局就知道了。当时受牵连的另外几人都自杀了,只有蒙恬在狱中还要自证清白。
再说胡亥,做为秦始皇最小的儿子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专门让赵高做胡亥的师傅,这一点独一份,因为翻遍史书都没有记载过秦始皇给别的公子找师傅,外出巡游带胡亥在身边足以见秦始皇对胡亥的重视,所以说或许根本不存在矫诏一说,胡亥就是秦始皇亲定的接班人,有一点可以证明,胡亥把自己的兄弟姐妹杀绝了,史书也并没有记载这些人对胡亥的继位有怀疑,所以李斯也无能为力!
秦朝末年的时候,秦始皇因病去世,赵高想扶持胡亥登的帝位,这个时候赵高对李斯说的一句话,扶苏和蒙恬关系很好,扶苏上位之后蒙恬就就成为宰相,而你则大权旁落,不能永保富贵,你只有支持胡亥才能保住权力富贵,就这么短短的几句话就把李斯拉入自己的阵营,李斯这样的聪明人都中招,何况是其他人呢,就像我们经常说的有钱能使磨推鬼,无论是职场还是官场,只要你出得起价钱、付得起筹码,一切都不在话下,要不怎么有男人无所谓忠诚,只是受的诱惑不够,女人无所谓忠贞,只是背叛的筹码太低。所以天下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在职场中很多时候冲突的产生很多时候都是利益的分配不均产生,所以在职场中对待敌人的敌人,当因为利益问题不和之时,这个时候你就可以从利益的层面来拉拢,要知道因为利益不合的人都是非常现实的人,你说其他的都没用,只有利益才能吸引他们的兴趣,你许诺他把敌人达到能分到什么样的利益,这个时候他肯定会跟着你干,我们在历史当中看到了不少这样的例子,有的人用金钱、有的人用权力、有的人用美女,虽然利益的兑现不同,但是却都属于利益拉拢的范畴。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