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宗诚孝皇后张氏明孝宗张皇后,永城人。其父亲张麒因女儿而身贵,被追封为彭城伯,载入《外戚传》。洪武二十八年(1395),张氏被册封为燕世子妃。永乐二年(1404),被封为皇太子妃。仁宗即位,她被封为皇后。宣宗即位,她被尊为皇太后。英宗即位,她被尊为太皇太后。
张皇后开始是太子妃明孝宗张皇后。她严守妇道,甚得成祖及仁孝皇后喜欢。太子多次被汉、赵二王所离间,又因身体肥硕不能骑射,成祖为此十分生气,大减太子的宫膳,且多次要另立太子,最后都因为张皇后从中周旋的缘故才没有废掉太子。等到被立为皇后,对朝中内外政事,她莫不周知。
宣德初年(1426),军国大事多受命于皇太后,听从她的裁决。当时海内安宁祥泰,宣宗对皇太后入奉起居,出奉游宴,四方有所进献,即便是微小物品,也一定要先奉送给皇太后。两宫慈孝天下皆知。三年,皇太后出游西苑,皇后皇妃在旁侍候,宣宗也亲自扶着车陪皇太后登万岁山,并且奉酒拜寿,又过了一年后,皇太后前往长明孝宗张皇后、献二陵拜谒,献诗颁德。宣宗亲自配带弓箭,骑马在前引导,到达河桥时,又下马扶车。京畿百姓都夹道拜观,陵旁老幼也欢呼拜迎。见此情景,皇太后回过头来对宣宗说道:“百姓拥戴君主,是因为君主能使他们安居乐业,皇帝应当将此牢记在心。”在返回途中,经过农家,皇太后召来农家老妇询问一些生活及农活方面的事,并且赐与钱币。有的农家献上蔬菜酒浆等东西,皇太后便取来赐给宣宗,还说:“这是农家的口味啊。”随行大臣英国公张辅,尚书蹇义,大学士杨士奇、杨荣、金幼孜、杨溥到行殿请求谒见,皇太后对他们加以慰劳,并说:“你们是先朝旧人,要尽力辅助嗣君。”此后的一天,宣宗对杨士奇说:“皇太后拜谒二陵回来后,说起你们的办事能力时非常熟悉。她说,张辅虽是一名武臣,却通晓大义。蹇义忠厚小心,但办事优柔寡断。你呢,非常正直,说起话来直言不讳,先帝有时很不高兴,但最终还是听从你的建议,得以不做错事。还有三件事,当时先帝后悔没有听从你的意见。”皇太后对外戚很严格,其弟张升为人淳厚谨慎,但皇太后仍不许他参加商议国家大事。
宣宗驾崩时,英宗才九岁,宫中讹传将立襄王为皇帝。皇太后马上召集诸大臣到乾清宫,指着太子哭道:“这就是新天子啊!”群臣高呼万岁,流言才得以平息。大臣请求皇太后垂帘听政,太后说:“不要破坏祖宗之法。只须将一切不急的事务全部废止,时时勉励皇帝向前人学习,并委任得力的辅佐大臣就可以了。”因此,王振虽受英宗之宠,皇太后在世时却不敢独揽大权。
正统七年(1442)十月,皇太后去世。当她病重时,召杨士奇、杨溥入宫,命宦官询问国家还有什么大事没有办。杨士奇提出了三件事,其一,建庶人虽死,但应当编修实录。其二,太宗曾下诏凡收藏方孝孺诸臣遗书者死,这条禁令应当解除。第三件事还未来得及上奏,皇太后就已经去世了。皇太后遗诏勉励大臣辅助皇帝实行仁政,语气十分诚恳淳厚。英宗为她上尊谥号为诚孝恭肃明德弘仁顺天启圣昭皇后,与仁宗合葬于献陵,附祭于太庙。
明孝宗朱祐樘是明朝第九位皇帝,1484年至1505年在位,年号弘治。在位期间,他宽厚仁慈,躬行节俭,不近声色,勤于政事,重视司法,大开言路,励精图治,任用正直大臣,努力扭转了朝政腐败的状况,使明朝的政治、经济、军事等诸方面都有了好的起色,几近国泰民安的治境,史称弘治中兴。虽晚年身弱希望通过佛道之术能改变自己的身体状况,让一些奸佞有机可乘,但很快醒悟,弃奸佞用忠贤,再次奋发勤政,但终因身弱体病,天不假年,英年早逝,年仅三十六岁。明孝宗不仅在治国方面成效突出,成为有明一朝最为贤徳的皇帝,而且也成了在帝王的历史上唯一一个一夫一妻的帝王。
我们知道,古代的皇帝为了传宗接代和享尽美色,都是拥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的,后宫的女人成千上万。可明孝宗却独具一格,他终生只取了一个皇后张氏,再没有纳别的妃嫔,真可谓弱水三千,只取一瓢了。明孝宗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也许是多方面的。首先明孝宗有很不幸的童年。明孝宗的父亲明宪宗朱见深可能有恋母情结吧,很宠爱比自己大十七岁的万贵妃,使万贵妃在后宫骄橫跋扈,她自己不能生育,就不允许别的宫女、妃嫔怀孕,一旦有人与皇帝发生关系,有了身孕,就强制堕胎,并橫加迫害。因此明宪宗自登基以来,已有十多年,也未能得一子,很是忧心。明孝宗的母亲本是广西纪姓土司的女儿,纪姓叛乱被平,少女纪氏被俘入宫当差,偶尔一次被宪宗碰到,因其年轻貌美又聪敏,让宪宗欲火上撞,就让纪氏陪宿一夜。仅这一夜,纪氏竟结珠胎,万贵妃知道后,就派一宫女为纪氏堕胎,因纪氏人缘好,宫女向万贵妃说那只是瘤子,并非怀孕。万贵妃于是将纪氏赶入冷宫,纪氏在惊恐中十月怀胎,偷偷生下了明孝宗朱祐樘。万贵妃探知后,就派门监去溺死皇子,哪知门监心生怜悯,竟将婴儿藏匿起来,每日用米粉哺养。受万贵妃排挤废掉的吴皇后也多方帮助恩养。万贵妃数次搜查,都没有找到。就这样朱祐樘一直吃百家饭长到六岁。一天门监为宪宗梳头,宪宗感慨自己都老了,还未得一子。门监忙跪下将朱祐樘的事情给宪宗说了。宪宗大喜,立即接出披发瘦弱的儿子,诏告群臣立为太子,并封纪氏为淑妃。然而万贵妃仍很受宠,不久纪氏暴亡,门监也吞金自杀。宪宗的母亲周太后害怕皇子再遭毒手,就抱养在自己宫中。但万贵妃仍不罢休,为了争夺太子之位,她允许其他宫女妃嫔怀孕生子,这样宫中便接二连三地有不少宫女怀孕,也为宪宗生出不少幼儿娇子。正当万贵妃喋喋不休之际,也许是天怒其恶,竟让其一病呜呼了。宪宗也因悲伤过度,于同年八月病逝。这样朱祐樘就顺理成章地登基为帝了。正是由于自己有如此不幸的童年,朱祐樘深刻认识到宫中斗争的残酷,为了减少宫斗,他坚执只娶一妻,再不纳妃。其次,朱祐樘与张皇后是患难夫妻,有真感情。早在朱祐樘做太子时,张氏就嫁给了朱祐樘,做了太子妃。她聪明漂亮,温柔贤惠,知书达礼,活泼可爱,很对朱祐樘的胃口。初时结婚时,朱祐樘还很不在意,可过了一段时间后,朱祐樘很爱张氏,两人婚后十分甜蜜,朱祐樘做了皇帝,张氏也自然成了皇后。两人在宫中如影随形,出双入对。朱祐樘非常宠爱张皇后,有一次,张皇后生病,宫人以为他得的是传染病,都不敢近身伺候他。朱祐樘则不顾众人劝说,亲自端着汤药,在榻前喂服张皇后。等皇后睡着后,朱祐樘想咳嗽,又怕惊了张皇后,就憋着悄悄站身出门。其三,朱祐樘想做个好皇帝。明孝宗从小就深受儒家思想熏陶,他立志要做个有作为的贤明之君,自然懂得不能爱美人就废江山的道理,后宫女人多了,争斗不断,让本身体颤弱的明孝宗,哪有那么多的心力啊!其四,据史载,张皇后性格活泼,对明孝宗有足够的吸引力和约束力,史称张后“骄妒”。
有明一朝,宽厚仁慈、贤明有德之君,当要推明孝宗朱祐樘了,然而,明孝宗却英年早逝,弘治中兴也只有短短的十多年,孝宗之后,他唯一的儿子朱厚照继了位,却很不争气,喜玩乐,建豹房,爱出游,奇思妙想之下,连个儿子都没留下,年纪轻轻也就匆匆而去。这可苦了张皇后,也就是后来的张太后,因后来迎了一个堂侄朱厚熜做了皇帝,谁知这朱厚熜以怨报德,把个张太后没几年就给活活气死了。人的一生都不会十全十美。独霸帝王荣宠一世的张皇后,没想到晚年竟是如此的凄凉,如此的下场。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