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五国联军合纵抗秦之际五国攻秦,赵国国君正是赵武灵王,此时他刚成为赵国国君八年左右,还没有传位儿子成为“主父”。

五国攻秦:第一次五国联军合纵抗秦的时候,赵主父在哪里啊?

秦国提供商鞅变法日益强大,而且攻势咄咄逼人,六国的有识之士认识到,只有合纵抗秦才是六国的出路五国攻秦。

五国攻秦:第一次五国联军合纵抗秦的时候,赵主父在哪里啊?

五国攻秦:第一次五国联军合纵抗秦的时候,赵主父在哪里啊?

公元前318-317年,魏相公孙衍发动魏、赵、韩、燕、楚五国共同攻秦,第一次合纵抗秦形成五国攻秦。

不过关于联军是五国还是六国,不同史料记载不同,根据《史记》记载,齐国也参与了,那就是六国联军。这个我们暂且不提。

公元前318年,五国推举楚怀王为纵长,大军行至函谷关,被秦国击败。

五国中,其实真想和秦国死磕一番、积极作战的只有赵魏韩三国。

当时秦军刚开始出关东下,对魏、韩的威胁较大,对其他各国的威胁尚未构成。

函谷关一战,实际与秦国交战的只有赵魏韩三国,其中魏国损失最为惨重,魏惠王便想,派使者去楚国说明意图,楚怀王本来也不够热心,便赞同魏国的想法。

公孙衍在合纵抗秦之际,眼睛并没有局限在东方六国,还看向了秦国背后的义渠,义渠君乘秦国与五国交战之际,在后方突袭秦国,牵制了秦国,所以秦国便同意讲和。

但是赵武灵王对于魏国的服软并不满意,于第二年(前317年)再次联合韩魏攻秦。

结果秦国击败三国联军,三国联军被斩杀八万余人。

见此情况,魏国韩国再次服软求和,赵武灵王却没有,结果秦朝只追击赵军,齐国也乘火打劫,进攻赵国,赵国损失惨重。

前316年,秦国再度攻赵。

秦国的强大使得赵国不敢在轻易招惹秦国。

恰好前315年,燕国发生内乱,赵国为了使得燕国成为自己的盟友以稳定后方,插手燕国内政,引起齐国不满,两方为争夺燕国征战不已。

这一段时间,秦国虽然强大大远远没有强大到让六国认识到必须联合的地步,因此六国的并非十分团结,内部也争斗不已。

接下来,各国征战不已,赵国选择和宋国结盟,防范齐国魏国韩国,不再卷入各国混战,开始胡服骑射,全力对付中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