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为什么不统一开发白鹿塬?个人觉得有以下几点值得去思考西安灞桥:
一. 白鹿原名声雀起西安灞桥,源与陈忠实先生所著《白鹿塬》和由小说改编的电影和电视剧,人们才知晓了在西安东郊有个白鹿原(其码外地人是通过这个途径了解的)。
二.白鹿原上没有知名的人文地理和景观,现在的白鹿仓和影视城都是新建的,不像西安大雁塔那样闻名遐尔,更不像秦始皇兵马俑那样的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的历史景观西安灞桥。
三. 如果水陆庵和汤峪都在白鹿原上,说不定有机会全面开发。
说白了,原上没有什么历史遗迹和人文景观有什么值得去开发呢?嗯,倒是垃圾焚化厂建在了塬上,西安地区基本上不吹东南风,一般西北风多,这样就为西安人民的健康白鹿原又一次献出了它的爱。
综上所述,白鹿原不会统一开发的!
说来有趣,前几天去灞桥镇子上面参加婚礼。偶遇一位女士,老远看着非常面熟。走近一看,原来是我母亲的一位老同事,一问才知道是随娘家人过来的,和新娘是邻居。因为几年前便在地铁口附近买了房,便搬到了灞桥!
据我所知,她在西安市内有两套房。可为什么又要住在灞桥呢?
其实这个答案很简单!大部分人在灞桥买房,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看上了这里的环境。浐灞地区,经过几十年的治理,综合环境可以说是目前西安市最好的。又有浐灞湿地,世园会,鲸鱼沟等大型湖泊水面公园!房价总体在西安市并不算高,非常适合养老。我就长给我媳妇儿说:等我们老了,就搬到这里来住。没事在湖边遛个弯,也是一件非常惬意的事情。
浐灞地区的经济,经过多年的建设。目前已有“国际港务区”“物流中心”等大型建设项目!满眼望去,浐灞地区的年轻人很多,许多年轻人在这里选择就业!曾经的农村,已被一片片树林,一幢幢高楼大厦所替代。感觉是“以人为本”,“绿色浐灞”为目标发展的。
最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被称为“西安最美”地铁三号线的开通,使灞桥与西安市区连成了一线。来回不到一小时的车程,也方便了大家的生活!也使得更多的人,向往这片美丽的土地!
以上照片是本人用手机拍摄,由于天气原因,拍的不是很美。希望大家原谅!
有一种“臊子面”,叫做“灞桥臊子面”。这种面食不同于传统的“臊子面”和“岐山臊子面”!就是连西安本地人也知之很少,只有住在“新筑”一带的人才熟悉这种味道。
有人在西安市内也开了店,专卖这种臊子面。取个名字叫做“灞桥糊汤臊子面”!
所谓“糊”是说灞桥臊子面的“汤”即“臊子”与别处不同,西府及长安县周户等地的臊子均为清汤尤其西府的臊子以酸著称,一般吃面不喝汤或很少喝汤(如乾州、扶风的“涎水面”即如此),而灞桥地区则为打了粉芡(淀粉)的糊汤臊子,不以吃面为主以喝汤为主,汤多面少,面成了陪衬,如外地人说的“糊辣汤浇面”连吃带喝,节省粮食。
灞河两岸的百姓家中每遇红白喜事都以该面待客,在节省粮食的同时,还希望能有贵人光顾为家中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和荣耀。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形成了如今灞桥臊子面“薄筋光、煎糊汪、五光十色醇鲜香,既吃面来又喝汤,打着饱嗝吼秦腔”的鲜明特色。灞桥臊子面已然成为陕西饮食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形成了“薄筋光、煎糊汪、五光十色醇鲜香,不仅吃面更喝汤”的显著特色。
臊子汤一般用肉汤,烧开后里面下上过油的豆腐丁什么的,再勾芡,注意,一定要勾芡,这是不同于其他臊子的地方,然后倒进炒好的臊子头,这里面有肉丁、黄花、木耳、胡萝卜等,最后撒上菠菜、韭菜等浮菜,这样臊子就做好了。这种臊子讲究的是下有沉底的,中有悬浮的,上有漂浮的,盛到碗里,晶莹透亮,香气扑鼻。看似简单,但一般人还真的做不来,这种臊子色香味形俱佳,看着赏目,吃着爽口,好多人不吃面,专喝臊子。
许多外地人喝过灞桥臊子汤后,大都和糊辣汤感觉差不多。灞桥的臊子汤里会勾粉芡,外地人可能会觉得不中看,但是只有当地人才懂这碗面条的真正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