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制造精英师友邀节度使是什么官!

节度使是什么官:古代中国的节度使是什么官?

中国古代只有唐朝有节度使这一官称。玄宗朝在边疆五个总督(都护)之外,增设十个军区,军区司令官称节度使。但其权力却比今天的大军区司令大得多,今天或其它朝代的司令只负责自己辖区的军事,而唐代的节度使除军事外,还掌握行政权节度使是什么官、财政权、人事权,军区所辖各州,州长(刺史)以下官员,节度使都有任免权,税收田赋也不向中央政府缴纳,留下来作为军费。最初的目的在于集中力量,统一领导,发挥高度战力,结果却弄成了尾大不掉,独霸一方,军队私人化,职位父死子继,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藩镇割据”,一如近代的军阀割据。至于唐玄宗是一时糊涂下放了权利,还是无奈的选择,这既牵扯当时的兵制,也关乎整体国运,我在以往的答题中有较详尽的分析,内容较长,不再重复。节度使割据的负作用一一“安史之乱”,军阀混战,直至唐庭瓦解,进入黑暗的五代十国。

节度使是什么官:古代中国的节度使是什么官?

可以理解为代理节度使,是在节度使出缺时设置的代理职称节度使是什么官。

唐玄宗时期,节度使通常由宰相或大臣遥领节度使,节度使出征或者入朝之时,通常任命一位留后,用来暂行节度使职权,此后成为惯例。

安史之乱后,节度使开始逐渐做大,经常不服从朝廷的政令,这一时期,如果节度使外出或年老不能任事,则常常以子弟或亲信担任节度使留后,用来代行职务。当然,也有士卒推举留后的现象存在。事后,如果朝廷承认,那么节度使留后便转正为节度使;如果朝廷不承认而另派节度使,那么节度使留后的权力自动解除,但这种情况下通常会引发战乱。

谢谢邀请!

节度使是什么官:古代中国的节度使是什么官?

节度使一职,发源于魏晋,始立于唐初。景云二年(公元711年),节度使成为正式的官职!

节度使是什么官:古代中国的节度使是什么官?

节度使是什么官:古代中国的节度使是什么官?

唐朝立国后,对外战事频繁。为了更高效率的调动军队作战,唐政府在一些军事重镇留兵屯守,并于每镇设节度使一名。到了唐玄宗时期,全国一共形成了范阳、平卢、河东、河西、拢右、朔方、安西、北庭、岭南和剑南共十个节度使区,具体管辖范围、职责和兵力分布如下:

一、范阳:治幽州,主要监视控制契丹、奚族部落,统领军队九万一千四百人;

二、平卢:治营州,主要负责管理室韦、靺鞨两部族,统领军队三万七千五百人;

三、河东:治太原,负责抵御突厥入侵要务,统领军队五万五千人;

四、河西:治凉州,将突厥和吐蕃势力分割,统领军队兵马七万三千人;

五、拢右:治鄯州,负责吐蕃防务,统领军队七万五千人;

六、朔方:治灵州,职责为抵御突厥,统领军队六万四千七百人;

七、安西:治龟兹,安抚西域诸国,统领两万四千人;

八、北庭:治庭州,制约西突厥、坚昆二部,统领军队两万人;

九、岭南:治广州,抚慰“百越”,统领军队一万五千四百人。

十、剑南:治益州,肩扛抵御吐蕃和南方蛮族要务,统领军队三万零九百人。

各镇节度使起先由唐王朝的肱骨大臣担任,掌管辖区内的军政、民政和财政,与裂土分疆无异。后权力几经辗转,各节度使品性鱼龙混杂,与唐中央政府不断产生矛盾,有的节度使开始拥兵自重。

唐天宝年间(公元755年),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携心腹史思明起兵叛乱,史称“安史之乱”。后叛乱虽被剿灭,但唐王朝自此由盛转衰。唐王朝后期各路军阀的割据,便是由此开始的!

宋太祖赵匡胤建国后,为加强中央集权,收回了节度使手中的实权,节度使一职成为虚衔。

元朝建立后,节度使制度被彻底废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