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大战后吉星文,冯玉祥旧部大多投靠了蒋介石。宋哲元兵不满千,龟缩于晋南,左右为难,思来想去决定投靠阎锡山。几次去电阎锡山未予理睬,只好亲自前往太原。但半路心灰意冷,欲解散部队下野当寓公。此时萧振瀛找到宋哲元,力劝宋自立门户,并亲自劝说张自忠,刘汝明,冯治安等奉宋做了老大。又从山西票号借来银子,前往南京跑编制。走通了孔祥熙的门子,得到蒋介石的接见,萧振瀛的三寸不烂之舌利用张学良和阎锡山之间的矛盾说服老蒋给予29军的编制,并且带回军饷。从这点来说,萧振瀛是29军真正的缔造者。长城抗战时,萧振瀛坚决要去29军去前线抗战,说服小富即安的宋等将领,又结交报界大王史量才通过报纸宣扬29军战绩,名声大震。长城抗战后,张学良饱受诟病,只得出国,29军挟日本人的势力向国府施压,终于取代东北军主政平津。此后四年,29军将领战而优则仕,人人当官发财,买房子置地,连张自忠都抽上了大烟,国府发给的战防经费都分了福利。宋哲元有了本钱和蒋介石分庭抗礼,但却被萧振瀛阻止,宋萧离心,宋驱萧出国。没了老大哥,张自忠此时也想取代宋,身边充斥的全是后来的汉奸,又经日本人的分化,张自忠终于当上了北平的政整会委员长。随后七七事变爆发,张自忠化妆南逃,国府对其撤职查办。此时萧振瀛已经回国,蒋介石授予上将参议之职,深知张只是一时鬼迷心窍,拉来冯玉祥,程潜,韩复渠等人求情,张又亲自求见宋哲元得到原谅,宋替他背了锅,说明北平时期都是自己下令的。随后台儿庄战役打响,张自忠以军政部中将身份率领59军,宋哲元亲自向59军将士做了说明,这也是后来争议的原因。

“福将”不仅应该是在危机关头每每化险为夷,还应该伴随着已方阵营的不断胜利。就这一层说,早年北伐的所谓“福将刘峙”吉星文、以及曾经撰文写过的唐生智四弟唐生明,好像都差点意思,而在人民军队的开国将帅当中,真正的福将应该首推叶帅。

吉星文:29军在长城抗战中打得十分出彩,为什么在七七事变中就不行了?

吉星文:29军在长城抗战中打得十分出彩,为什么在七七事变中就不行了?

(叶剑英)

吉星文:29军在长城抗战中打得十分出彩,为什么在七七事变中就不行了?

吉星文:29军在长城抗战中打得十分出彩,为什么在七七事变中就不行了?

吉星文:29军在长城抗战中打得十分出彩,为什么在七七事变中就不行了?

千万不要以为叶帅没有带兵打过仗吉星文,那是对军史不够了解所致。早在1922年6月陈炯明发动叛乱炮打越秀山“大总统府”的时候,时任海军陆战队营长的叶剑英,就率部与叛军激战以保卫孙中山,而当时的蒋某人只是“随侍左右”并未直接参加战斗。东征时期的言岭关大捷,叶剑英名震一时,并且他虽然未及参加南昌起义,却是后来广州起义的重要领导人。

吉星文:29军在长城抗战中打得十分出彩,为什么在七七事变中就不行了?

黄埔军校开办后,叶剑英出任教授部副主任,从黄埔一期学员算起,所有黄埔生都是叶帅的学生,这一点勿庸置疑,从而奠定了叶帅在战争时期军界的地位。北伐战争开始后,叶剑英调任总预备队指挥部参谋长,不久以后的1926年11月,再被任命为新编第2师代理师长,驻江西吉安,年仅30虚岁。

(红军时期)

然而蒋介石1927年的倒行逆施,让叶剑英选择了另外一条道路,他毅然放弃年薪20万大洋的军职,只身前往武汉通电反蒋,并于当年7月秘密入党,而那正是腥风血雨的革命低潮期。在武汉,非常欣赏叶剑英的粤军大佬张发奎,立即任命他为“铁军”第四军的参谋长。

叶帅不仅是儒帅,更是一员福将,在22年的武装斗争中,无论是战场上的枪林弹雨,还是在特务密布的武汉、重庆和北平(军调时期),他没有一次负伤经历。尤其是抗战时期在国统区从事统战工作时,慑于叶帅的深厚资历和巨大声望,蒋系特务是真的不敢胡来,每每有惊无险。

(抗战时期)

1940年3月,蒋某人企图在重庆军事会议上攻击为八路军“游而不击”,一帮子战区司令和参谋长也跟着群起攻诘。叶剑英据理力争舌战群“将”,一一驳斥了重庆方面的诬陷,同时出示了石友三、朱怀冰等人制造摩擦甚至勾结日伪的证据,让蒋某人哑口无言气急败坏,甚至连原定宴请叶帅的饭局都取消了,有这样一位文武双全的参谋长,实乃八路军之福。

说叶剑英是福将,是因为在重大历史关头总会出现叶帅的身影,并且都能从容应对。1927年南昌起义之前,第二方面军总指挥张发奎电邀贺龙、叶挺上庐山开会,企图借机扣押解除他们的兵权。没有暴露身份的叶剑英紧急下山赶赴九江传递消息,由此贺龙、叶挺动悉张发奎之阴谋,拒不到会并且率部向南昌开拔,成功发动起义。

(解放战争时期)

红军长征途中,张国焘搞分裂的电报本来是发给陈昌浩的,由于其正在开会,时任前敌指挥部参谋长的叶剑英率先拿到电文,立刻通知了中央领导,避免了可能出现的极端情况,因而获赞:“诸葛一生惟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至于70年代的重大贡献,这里就不提了。

解放战争取得不断胜利之际,叶剑英先后担任北平、广州市的市长及军管会主任,尤其是在广州时期,敌特多次企图实施暗杀但均未得逞。他为北平的和平解放和接管做出重大贡献,同时协助指挥解放广东和海南岛的战役,从而夺取了华南战场的最后胜利,戎马一生,功勋卓著。

(五位元帅)

说叶帅是福将,还因为他在建国以后始终位居人民解放军的指挥中枢,凡三十年并没有受到什么大的冲击和影响,到1976年仍然在主持军队工作,周公也引用“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来赞誉他。

叶帅子孙满堂安享晚年,直到1986年10月因病逝世。所以叶帅不仅仅是儒将和福将,在笔者看来,简直就是一个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