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都是知道岳武穆的名号,却不知道岳鄂王。岳飞怎么还称过王岳飞死后?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岳飞死后:为什么岳飞死后被封为鄂王?

绍兴十一年(1141年)除夕之夜,岳飞被陷害至死岳飞死后。

岳飞死后:为什么岳飞死后被封为鄂王?

其后20年间岳飞死后,岳飞一直背着“莫须有”的罪名,平反之日看似遥遥无期。

岳飞死后:为什么岳飞死后被封为鄂王?

然而人们心中的愤怒就像“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于是并且无可朽腐。”

岳飞死后:为什么岳飞死后被封为鄂王?

绍兴二十五年(公元1155年),秦桧病死,秦家失势,使长期压抑的主战派看到了希望,开始要求给岳飞恢复名誉,但无果而终。

又过了6年,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金主海陵王完颜亮撕毁和议,兴兵南侵,欲一举灭宋。危亡之秋,朝野震动,朝臣纷纷上书,要求为岳飞昭雪。赵构迫于无奈,只得作秀,于是下诏:“ 蔡京 、 童贯 、岳飞、张宪子孙家属,令见拘管州军并放令逐便。”已被流放岭南的岳飞家眷,终于回到江州(今江西九江)家中。赵构希望通过这一举措,稍稍安抚人心,却依然不愿意为岳飞平反昭雪。

绍兴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五月,赵构退位,赵昚登上皇位,是为宋孝宗 。孝宗立志北伐,为了鼓舞士气,登基之初即打着高宗的旗号下诏:“追复岳飞原官,以礼改葬,访求其后,特与录用。”当年十月,又颁发正式文告,宣布追复岳飞“少保、武胜定国军节度使、武昌郡开国公、食邑六千一百户、食实封二千六百户”之待遇。实际上是为岳飞平反了,但因为赵构还活着,所以没有彻底平反。

淳熙五年(公元1179年)岁末,即孝宗即位并为岳飞“昭雪”之后的第17年。南宋朝廷正式宣布岳飞谥号为“武穆”。按照谥法,“折冲御侮曰武,布德执义曰穆。”这就是岳武穆的由来。

那么岳鄂王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开禧元年(1205年),但是的皇帝宋宁宗志在复兴为了鼓舞士气,就想到了岳飞。于是采纳韩侂胄的建议,崇岳飞贬秦桧,追封岳飞为鄂王,削去秦桧死后所封的申王,改谥“谬丑”,下诏追究秦桧误国之罪。至此,旷世冤案得以昭雪,离岳飞被害已62年。

那么宋廷为什么要追封岳飞为鄂王呢?

第一,岳飞生前爵位很高,是“武昌郡开国公”,正儿八经的“公爵”。公爵之上就是王爵。既然是追封,自然要官升一级,只能封王。

第二,岳飞生前率军收复了襄阳六郡,岳家军的大本营就在鄂州(今湖北武汉) ,在此战斗生活十余年。封为鄂王,理所应当。

秦桧、张俊害死了岳飞,自然要害怕岳家军将领的报复,他们指使田师中毒死当时最有名望的岳家军大将牛皋(一说为副帅)。牛皋并没有如愿战死在抗金战争中,而是被朝中奸臣毒死,临终前叹恨:“吾年近六十,官至侍从郎,一死何恨,但恨和议一成,国家日削。大丈夫不能以马革裹尸报君父,是为叹耳!”也有史料记载牛皋临终遗言:“皋年六十一,官至侍从,幸不啻足。所恨南北通和,不以马革裹尸,顾死牖下耳。”牛皋叹恨未能马革裹尸,而更令人叹恨的是那帮谋杀牛皋的凶手,居然全都是善终——位高权重享尽荣华富贵。

岳飞死后:为什么岳飞死后被封为鄂王?

岳飞死后:为什么岳飞死后被封为鄂王?

虽然史料记载的牛皋临终遗言稍有不同,但是牛皋的死因没有争议:“绍兴十七年上巳日,都统制田师中大会诸将,皋遇毒,亟归……明日卒。”岳家军最有名的战将、捧日天武四厢都指挥使牛皋,就这么不明不白地死于“自己人”的阴谋之下,死后赵宋小朝廷没有给予任何封赠和褒奖。而那个下毒的凶手田师中最后下场如何?答案令人悲伤失望:此贼一路高升,位高权重,享尽荣华富贵。这不能不让人怀疑:毒死牛皋的幕后黑手,可能还不止张俊与秦桧。

岳飞死后:为什么岳飞死后被封为鄂王?

岳飞被害后,田师中取代王贵接管了岳家军大部分指挥权,成了鄂州驻扎御前诸军都统制;田师中谋杀牛皋之后,更是火箭上升,一直高升到加太尉衔开府仪同三司,官居一品可与宰相分庭抗礼,而田师中在此期间基本没有战功——尽管他带领的是能征善战的岳家军,唯一可以称得上“战功”的,就是镇压了猺人杨再兴(此杨再兴非岳家军杨再兴)。

史料记载田师中“为鄂州都统通,统领岳飞部众,掌鄂州兵二十年,四周战事少,可谓安享荣华至极矣!”而且当时朝堂上反对声音很大,奏事殿中、侍御史杜莘老就曾向赵构指控田师中:“老而贪,士卒怨,偏裨不服,临敌恐误国事。”但是处理结果是“除(被任命为)万寿观使(岳飞曾任此职),奉朝請,以王继先第赐之。”成了天子近臣还得到了一座豪宅(继先广造第宅,占民居数百家,都人谓之“快乐仙宫”)。这是绍兴三十一年的事情。

奇怪的是即使秦桧在绍兴二十五年下了地狱、张俊在绍兴二十六年见了阎王之后,田师中在赵构那里依然荣宠不衰,可见牛皋被害,秦桧和张俊是幕后主使,但幕后黑手绝不止秦桧和张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