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万川军抗日将士英魂不散川军刘湘,七月半,我们点烛烧纸,把他们纪念
袍哥人家川军刘湘,绝不拉稀摆带!
今天是抗战胜利72周年,这场伟大的苦难的胜利已经过去了72年川军刘湘。
每年的这个日子,每个中国人都应该在心里纪念这场艰苦卓绝的全民族抗战,纪念那些英勇赴死的战士,纪念那些伟大的牺牲!
十四年抗战,中国军民伤亡3500万以上,中国抗日军队牺牲350万人!
川军在抗战中,300万军人出川,64万余人伤亡,阵亡263991人,负伤356267人,失踪26025人。川军参战人数之多、牺牲之惨烈,居全国之首。
多少英魂埋他乡,无坟,无名,无人纪念!
还是娃娃的川军士兵
想着这些20岁左右的年轻四川娃子,为了国家,为了民族,慷慨赴死,埋骨他乡,作为川人的浮生君就不禁热泪盈眶。
让我们纪念这些为国捐躯的川娃子!
四川父亲给出川抗日的儿子的“死”字旗
上图是四川安县曲山镇的父亲王者诚送给出川抗日的儿子王建堂的“死字旗”。
旗的正中写着一个斗大而苍劲有力的“死”字。
右书,“我不愿你在我近前尽孝;只愿你在民族分上尽忠。”
左书,“国难当头,日寇狰狞。国家兴亡,匹夫有分。本欲服役,奈过年龄。幸吾有子,自觉请缨。赐旗一面,时刻随身。伤时拭血,死后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
王建堂,四川安县曲山镇人,召聚百余曲山子弟,自号“川西北青年请缨杀敌队” ,应征出川抗日。父亲王者诚闻讯,邮寄“死字旗”,勉励儿子奋勇杀敌。
一个父亲,不叮嘱儿子求生,而勉励其为国求死,这是何等的胸怀,这是何等的气度,慷慨悲歌,何其壮烈!
1938年3月,在台儿庄战役的藤县保卫战中,特务连连长王建章和师长王铭章一起战死!
抗日将领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刘湘
抗日川军将领刘湘墓,毁于......
刘湘遗言
刘湘(1888年-1938年),字甫澄,四川成都大邑人,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四川省主席。卢沟桥事变后,刘湘出川抗战,1938年因病在汉口去世,逝前留有遗嘱:“抗战到底,始终不渝,即敌军一日不退出国境,川军则一日誓不还乡!
刘将军这一遗嘱,很长一段时间里在前线川军每天升旗时,官兵必同声诵读一遍,以示抗战到底的决心。
刘将军壮志未酬,千古遗憾。但将军斩钉截铁,慷慨激昂的抗日报国 之志,必将留名青史,激励后人!
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 (又名“无名英雄纪念碑”)的原型张朗轩
2008年12月24日,95岁的张朗轩在成都家中离世,作为300万抗日川军的一员,他终于“归队”了。
从殊死的抗战中幸存下来,又经过半生的沉默,作为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 (又名“无名英雄纪念碑”)的原型,张朗轩走的遗憾,两个心愿未了。
他至死没盼到那枚勋章。2005年5月起,他听说国家要向老兵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一直向大女儿张光秀念叨,“咋个还没发喃”。
儿女帮张朗轩实现了另一个遗愿。在成都商报报道后,建川博物馆特事特办,老人家的手印在太平间取得后,与他生前多次前去抚摸过的3800余个老兵手印一起,共同组成抗战军人手印碑林。
抗日战士成洪泰
那些年轻的川娃子,已长眠异乡半个多世纪,川魂不散,可思念故乡?马上就是中元节了,七月半,让我们川人为这些将生命永远定格在青春的战士们烧点纸钱,献上我们的纪念。
七月半,川人点烛烧纸,祭奠亲人
据四川巴蜀抗战史研究院统计,263991名川军阵亡将士平均年龄仅27岁,川籍抗战老兵现存仅614人,老兵不死,只是凋零。
热爱和平,不忘战争,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
勿忘国耻
中国人民爱好和平,但绝不惧怕侵略战争。四川人是有血性的:袍哥人家,绝不拉稀摆带! 我相信再有战事,川人还是会共赴国难,慷慨赴死!
隆重纪念72年前全民族抗战中牺牲的战士,他们是民族英雄,他们的伟大牺牲永垂不朽,他们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感谢抗日战士们为我们带来今天和平幸福的日子!
九月,天高气爽,是一年中最好的日子。泡一杯清茶,听夏蝉最后的鸣唱,享受悠闲的秋日午后。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