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人情客往是一件许多年留下的规距,你有事我帮忙,比如过去农村盖房子,是土砖房,布瓦那种,六七十年代农村很穷,但是盖三两间大瓦房花不了几个钱,匠人工钱,铁钉,和饭菜,其余全部是乡亲,邻里帮工全部免费小老乡进城。

后来乡下红白喜事小老乡进城,小孩周岁,老人生日都兴送礼,我们那叫赶情搭礼,根据亲疏礼物,礼金来决定。

前三年我堂叔去世小老乡进城,因为他在县城工作,乡下人情礼往基本没落下,去世时大家自愿帮忙,整个下来花了两万元。

前两年我堂奶奶去世,因为堂叔在省城而且地位较高,很少回乡下,和农村人情客往完全没有,但是农村人就计较了,人来了,记工,那怕一上午或者一两小时,按一天工钱算,一天150元外加一盒烟,还有三餐饭,一下来花了四万多元,比堂叔多了一倍。

这就是农村人情一个现象,不论你官重权贵,富甲一方农民眼里都是平等,你把他们当人尊重你,如果你与乡下亲人们没交情那怕亲兄弟,死了也不让你进屋。我亲堂哥在武汉铁路工作,他亲弟不让进家门。后来还是我二弟让堂哥进他的家办的。

现在农村人比较实惠,和城市人一样,人情客往在于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