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李玉琴15岁,正在伪满女子优级学校读书,被日本人选中送入伪满洲国皇宫,成为溥仪第四位妻子李玉琴。溥仪册封她为“福贵人”。
抗日战争胜利后李玉琴,溥仪带着李玉琴出逃,不久两人失散。李玉琴迁徙辗转,一直在寻找溥仪,没有找到,后来回到娘家。
1955年夏天,分别10年后,李玉琴来到抚顺战犯管理所探望溥仪李玉琴。
由于溥仪特殊身份,管理所上报周恩来。出于挽救两人婚姻,周总理批示可以破例,给予方便。
管理所专门腾出一间宿舍,装扮一新,又特地换了一床大红色的被褥,希望两人能够度过一个愉快的夜晚。
后来,李玉琴又来探望过溥仪,间隔时间越来越长。
1956年,李玉琴被安排在长春市图书馆上班。
1957年5月,李玉琴与溥仪离婚。
李玉琴之所以要与末代皇帝溥仪离婚,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新社会、新思想、新女性
新中国成立后,大力提倡新的社会风俗、新的思想观念,教育和鼓励妇女争做新女性。
很多妇女摆脱了封建思想束缚,尤其是年轻女性,勇当时代新人、努力主宰自己的命运。
国家实行一夫一妻制,提倡恋爱自由、婚姻自主。不少妇女通过离婚摆脱了痛苦的婚姻。
29岁的李玉琴知书达理,又在图书馆上班,经常阅读报刊杂志,很容易接受这些新的思想观念,并且勇敢地去践行。
第二、很想要个自己的孩子
生养、教育孩子苦中有乐,那个年代的中国女性都希望拥有亲生的孩子。
没有孩子的女人常常被人耻笑;自己也很自卑,总是觉得低人一等。
29岁的李玉琴没有孩子,原因是溥仪没有生育能力。
探监的那天晚上,李玉琴与溥仪夫妻相处一夜,李玉琴知道溥仪不能房事的疾病还是没有治愈。
想到与溥仪在一起不能享受正常的夫妻生活、想到自己永远没有孩子、想到自己不能成为一名母亲、想到自己晚年将会孤独悲伤,李玉琴禁不住产生一股忧伤情绪。
李玉琴清楚:想要自己的孩子,只有与溥仪离婚。
第三、希望过上拥有爱情的幸福生活
50年代拥有一份国家单位的正式工作,真的是非常幸福。很多人羡慕嫉妒恨。
李玉琴拥有图书馆的正式工作,当然是十分自豪的。
知识女性很在乎情感生活,而李玉琴与溥仪已经10多年不在一起生活了,仅有的一点点感情早已经淡忘。何况能够回想的都是溥仪规定的清规戒律。
李玉琴进入伪满皇宫之后,溥仪就规定了很多原则:必须一切顺从;不准回娘家;不许愁眉苦脸;等等。
由于特殊身份、特殊生理,造就了溥仪特殊的性格。
溥仪高兴时,就让李玉琴唱歌、跳舞;不高兴时,就发火,甚至拿鸡毛掸子暴打李玉琴,打完还不准哭。
李玉琴觉得与溥仪毫无感情,当然没有幸福可言。
再说还不知道溥仪这样的战犯需要改造到什么时候。
年纪轻轻、风华正茂的李玉琴想要一个拥有爱情的家庭,想要一个相濡以沫的丈夫,想要一个天伦之乐的孩子。
李玉琴想要的,溥仪都给不了。
李玉琴坚决要求与溥仪离婚。正在接受改造的溥仪经过思想斗争,最终同意离婚。
1958年5月,李玉琴与黄毓庚结婚,黄毓庚是吉林广播电台工程师。婚后,两人生育一个儿子——黄焕新。
后来,李玉琴成为吉林省政协委员。李玉琴在晚年做了不少慈善公益事业。
2001年4月,李玉琴病逝,终年73岁。李玉琴一生颇具传奇色彩。
2005年8月10日,李玉琴纪念墓雕揭幕仪式在长春息园名人苑举行。
李玉琴与溥仪离婚后。过上了幸福生活。其实无论男人、还是女人,命运主要还是由自己主宰的。
我是:岳飞的飞。
欢迎关注、共同进步!
欢迎批评、一起成长!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