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结论:老调重弹,石敬瑭是后唐叛徒,国家罪人,民族罪人,遗臭千古;割土求援后的石敬瑭,不该翻案耶律德光。他“情深意切”,自己认谁当干爹、当干妈都是个人自由;但万万不该割让幽云十六州,即今天的北京,部分天津、河北、山西地区。
(关于石敬瑭族属的讨论耶律德光:
新旧五代史均找不到“沙陀人”石敬瑭的沙坨名字耶律德光,旧五代史称石敬瑭是西汉丞相石奋的后代,然后祖辈流落到甘州,与当地人融合。根据y染色体遗传的稳定性,说他是汉人,或者混血汉人是可以的。
若怀疑《旧五代史》客观性,那看看石敬瑭时期的五位宰相--冯道,赵莹,桑维翰,李崧,和凝,全都是汉人。
石敬瑭背叛的后唐,虽是沙坨建立的”唐朝“,但当时沙坨族已经基本融入汉族,不信的话可以去看看军神皇帝、“伶官天子”李存勖的词作,细腻柔情,超过大部分文人)。
以下分条讨论:
1.石敬瑭年龄比耶律德光大十岁,即便有“表面辈分”之说,但拼劲全力、认比自己小的、没有血缘关系的、一直以来的北方大敌当爹,进而谋逆篡位,这真的好吗?
最重要的是,为了皇帝宝座,他称儿子、称臣纳贡的同时,还割让惊天代价的幽云十六州,出卖核心利益。此举影响以后400多年的中国北方战略格局,黄河以北无险可守祸害太大,因此是中国历史上臭名昭著的“儿皇帝”。
之前李克用和耶律阿保机互称兄弟,李存勖,李嗣源默认这种关系,不涉及割让土地,不影响攻击契丹。只是妥协的艺术。
有人说秦始皇,成吉思汗的例子,但那些大帝是暂时的妥协,并且不会白送大片土地。但石敬瑭不同。除了割地外,之后石敬瑭的表现,似乎是铁了心当孝顺儿子,没有悔改的证据,或者,是历史不给时间让他自证了。
2.当时一群人想着认敌人当“亲戚”,但是割地能下血本的,远超出当时人们想象,石敬瑭算头一号,让他的手下刘知远等等都觉得过分。
石敬瑭此举过后,有许多节度使反叛后晋,民众反抗契丹,说明石敬瑭不得军心,民心;而之后沙陀人刘知远建立后汉,是反抗契丹的,得到了军队的大力支持,从山西问鼎中原。
3.再严重一点,后唐,甚至更早的后梁,刘守光,以及河朔三镇时期,和中晚唐时期,都在下血本保卫幽云十六州。
唐玄宗让安禄山手握重兵,初衷不也是为了边疆安定吗?
无数将士抛头颅洒热血,哪怕就是不服中央的藩镇,也战胜契丹等无数次,不愿丢失这道黄河以北的最重要防线。但就是石敬瑭,用近乎白送的方式,让数代人的努力灰飞烟灭,让契丹大喜过望,得到了易守难攻的幽云十六州,而五代疆域最大的后唐,也在契丹、石敬瑭的联合攻击下,直接灭亡。
4.我们不妨设身处地想想,如果之前还在作战的敌人,突然求着认你做干爹,并且割让他们土地,人民,以及极重要的军事防御阵线,年年纳贡,你心里该多“喜爱”这个儿子?
5.有人说,抹黑石敬瑭,是在为宋朝开脱。其实不然,石敬瑭不配翻案。
我们不妨比较当时其他兵变。五代兵变无数,而最无耻者,非石敬瑭莫属。李嗣源,郭威,赵匡胤这些枭雄篡位,黄袍加身,能力足够,几乎兵不血刃,更不必依靠敌人契丹。
而石敬瑭准备不足,而又用心太急,只能不计成本的使用下策,殊死一搏,满足契丹的野心欲望,引入当时北方的最大外敌。用心之急迫,手段之卑劣,太过极端,不停地刷新下限,只能遗臭千年。
6.即便后晋建立,石敬瑭,桑维翰,晋出帝有一些民政改善,也无法阻挡后晋的灭亡。
后晋出帝时期,曾在澶州等处取得对契丹作战的胜利,这说明,当时中原能与契丹铁骑作战。无奈河南已经没有战略缓冲,又一个女婿-石敬瑭女婿-杜重威叛敌,步了石敬瑭的后尘,引契丹快速攻入汴京,后晋灭亡。当然,杜重威能力差于石敬瑭,没得好死。
强调一下,作为后唐的女婿,你今天可以认干爹;明天,后晋的女婿也可以。生于背叛,死于背叛。历史就是这么巧合,也应该这么巧合。
以上。
石敬瑭因病去世,由于没有儿子,石敬瑭的侄子石重贵继承了皇帝,按照辈分来说,石重贵应该喊耶律德光为爷爷。石重贵的态度是:在私下里,自己可以喊耶律德光为爷爷。但是在国与国关系上,大家是平等的。这让耶律德光非常恼火,此外,在两国贸易问题上出现了激烈的矛盾。最终,契丹方面首先翻脸,向后晋发动了大规模进攻。此时幽云十六州的作用体现出来,由于没有燕云地区为依托,契丹军队长驱直入,中原军队根本就挡不住。虽然后晋军队也曾经击败了契丹军队,但后晋内部也有问题。
后晋的大将杜重威和皇帝石重贵存在很深的矛盾,在契丹的忽悠下,杜重威率领大军投降,导致开封的北面门户顿开,公元947年,耶律德光率领契丹军队攻入了开封,后晋皇帝石重贵成为了俘虏。随后,耶律德光改国号为大辽,表示自己要进入中原地区做皇帝。但此时的契丹汉化程度很低,契丹官兵们非常的粗鲁野蛮。契丹军队没有军饷,全部依靠打草谷的收入,打草谷就是抢劫。占领开封之后,契丹军队四处出击,开封、许昌、洛阳、郑州等地区受灾严重。由于契丹军队的种种暴行,激起了中原百姓的反抗,出现了很多起义军。
起义军不会正面与契丹军队较量,但经常伏击契丹小股官兵,具体情况可以联想抗日战争的华北战场。契丹军队的伤亡越来越多,耶律德光的兵力本来就不多,随着伤亡逐步增多,耶律德光开始发愁了。因为自己仅仅占领了中原地区的一条线,自己属于长驱直入,周边很多地区都不再自己的手里。由于催逼官员们奉献家产,那些投降的后晋官员们也是怨声载道,他们开始秘密联络河东地区的大将刘知远。得知开封被占领以后,刘知远迅速集结各地的军队,准备切断契丹军队的退路。眼看自己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耶律德光垂头丧气的撤离了中原地区。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