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的祖父林孝恂,前清翰林,光绪年间进士,与康有为同科,历任浙江海宁、石门、仁和各州县地方官林觉民林徽因。

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福建政法专门学校(福建师范大学前身之一)和福州二中创办人,第一任校长。曾任福建省諮议局秘书长,临时参议院秘书长,参与草拟《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后历任中华民国北京政府国务院参事林觉民林徽因、北洋政府内阁司法总长、北京政府宪法起草委员会委员。

林徽因的叔叔林觉民林觉民林徽因,中国同盟会成员,民主先驱,革命烈士,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与妻书》作者。

林徽因的丈夫梁思成,清华大学博士,建筑大师,东北大学建筑系、清华大学建筑系创始人,主持修复故宫文渊阁,致力保护北京古城。

林徽因的公公梁启超,光绪举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

林徽因自己,建筑师,新月派诗人,作家,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设计者之一。

看了这些,你还认为林徽因靠徐志摩出名吗?

当然,不可否认,林徽因成为诗人,是受了徐志摩的影响。

提起诗人徐志摩,大家都非常熟悉,他的不少诗句至今都还被人们津津乐道。

林觉民林徽因:林徽因成名是否依靠徐志摩?

林觉民林徽因:林徽因成名是否依靠徐志摩?

林觉民林徽因:林徽因成名是否依靠徐志摩?

林觉民林徽因:林徽因成名是否依靠徐志摩?

林觉民林徽因:林徽因成名是否依靠徐志摩?

而林徽因呢?她是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作家,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也是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杰出女性。

林觉民林徽因:林徽因成名是否依靠徐志摩?

梁思成,也大名鼎鼎,他籍贯广东,主要贡献于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和保护,是著名的建筑历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和建筑师,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之父。

林觉民林徽因:林徽因成名是否依靠徐志摩?

从介绍中可以看出,这三个人都不简单,都是很优秀的人。就是这么三个在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人物,却曾纠缠在个人的情感之中,有的甚至不能自拔,这确实不得不让人感到诧异。

林觉民林徽因:林徽因成名是否依靠徐志摩?

林觉民林徽因:林徽因成名是否依靠徐志摩?

林觉民林徽因:林徽因成名是否依靠徐志摩?

林觉民林徽因:林徽因成名是否依靠徐志摩?

林觉民林徽因:林徽因成名是否依靠徐志摩?

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为什么徐志摩为了林徽因抛弃妻子,但最后也没能如自己所愿。林徽因却嫁给了梁思成。这其中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有人说,徐志摩与林徽因的感情问题,应该是林徽因插足了徐志摩的婚姻。情况真的是这样吗?,我看不见得。

徐志摩与林徽因是怎么样从认识到相恋的呢?这还要从徐志摩到英国留学时开始。那时,他在伦敦结识了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并在林家也认识了林徽因。

林徽因那时刚16岁,还是个中学生。就这样,他们之间很快产生了共鸣,一个24岁,结婚生子的男人;一个16岁,情窦未开的中学生。从此陷入了情感的迷茫。徐志摩很快就喜欢上了这位漂亮且多才的姑娘,尽管他已经是孩子的父亲了。而林徽因也被这位才子深深打动。至于,他们之间到底是谁先喜欢谁的,都无关紧要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大男人徐志摩那是动了真心,林徽因那时只不过是个16岁的少女,她对感情的理解,爱情之事涉入的应该不那么深刻。

而徐志摩陷入了情网,她为林徽因写了不少的情诗,他被她的爱到无法自拔的地步,最终选择和自己的妻子张幼仪离婚,他要去寻求真正的爱情。为了和林徽因在一起,他想了各种办法,一起组织各种活动,在一起演戏等,应该说,在他在一起的这段时间里,徐志摩和林徽因都还是挺高兴的。

在这场恋爱中,到后来,只不过是徐志摩的单相思,当林徽因知道了他有家室后,在各种压力下,痛苦了很久,也陷入了深深的思索,考虑再三,最终选择离开他,于是,她不辞而别,自己悄悄从英国回到了祖国。她想从此给他来了个了断。

后来,徐志摩去了日本,他这一去那就是长达四年之久。在这分离的四年里,林徽因的生活发生了变化,另一个男人,梁思成走了进来,最终他们走在了一起,成为夫妻。

说到林徽因为什么要放弃徐志摩而选择了梁思成,一直以来,众说纷纭,我想这其中的原因有三:

一、林徽因父亲的支持

大家知道,梁思成是梁启超的儿子,将门出虎子,梁思成自然也很优秀。林徽因的父亲就对他十分欣赏,打心里喜欢他,有意把女儿嫁给他。

而这期间,林徽因与徐志摩之间的情感,也在随着时间的流逝在慢慢淡化和忘却。他们已有四年的时间没有再见面,再相见时,已没有了当初相爱时的火热感情,彼此仿佛陌生了许多。

加上林徽因的父亲的坚持,她最终还是按照父亲的安排,选择嫁给了梁思成。徐志摩知道后,自然也是万分悲痛,为此他还抛弃了自己的妻子,但也没有得到想要的人,不过,浪漫的他很快就又有了新欢。

二、家庭的强烈反对及社会舆论压力

可能有人要说,十对徽因不想破坏别人的家庭,为什么还要和徐志摩相识相恋,这不矛盾吗?

站在今天,我们以现代人的思维去推测过去人们的想法,那一定会得出不同的答案。

林徽因喜欢甚至爱上徐志摩,在当时应该是比较正常的事,郎才女貌,才子佳人。但林徽因也面临着很大压力,婚姻、恋爱自由没错。但徐志摩毕竟是结过婚的人,是有妇之夫。就算说他们之间的感情多么深多么真,毕竟这种事也拿不到桌面,见不得人。

所以,当时,徐志摩和林徽因的感情之事也受到的各自家庭的一致反对,社会舆论对此也是议论纷纷。反正对徐志摩不利,说他是陈世美,在妻子怀孕时出轨,又在孩子未满月时与妻子离婚,这那是一个负责任的男人。而这两家在当时那也都是名门望族,根本受不了这种非议。徐家尤其反对的厉害,为此,还声明徐家以后也只认徐志摩的原配妻子张幼仪,而且在他们离婚后,徐志摩的父亲还是坚持把大半的家产留给张幼仪母子。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当时双方所面临的来自家庭及社会压力之大,那也是前所未有。

三、林徽因内也不想去破坏徐志摩的家庭

从林徽因与徐志摩的情感交往中,我们注意到,是林主动选择离开徐的,最后独自回到了国内。这说明,林徽因的内心是充满了矛盾和压力的。当她知道徐志摩提出子妻子离婚时,她不禁就想到了自己的母亲和自己的幼年时成长的经历。

林徽因的母亲叫何雪媛,可以说也算是一个十分不幸的女人,嫁到林家时,她只是个二房太太身份。加上由于她在各方面做的都不怎么突出。导致丈夫不待见,婆婆不喜欢。而她的父亲林长民在家中,也只宠爱着三太太,对林徽因的母亲却不怎么爱搭理,这使得她的母亲内心里也是十分痛苦的。

林徽因从小就处在这种家庭环境中生活,母亲不满的抱怨,父亲的埋怨,使她郁闷。望着母亲那张从没有过笑容的脸。让幼小的林徽因痛恨不已。内心里埋下了讨厌这样一种一夫多妻的家庭模式。

因此,当她感觉到如果接受徐志摩的感情后,就又要看到徐志摩因为了自己而与妻子离婚。导致他与妻儿的分离,而他妻子满怀悲痛的脸,又和自己母亲那张忧郁的脸,一同显现在眼前,这让她不能接受。

林徽因虽然也喜欢徐志摩,但一想要拆散他的家庭时,她忧虑了,警醒了,这不是自己想要的爱情,自己想要的是一个纯净的爱情、一个只有一夫一妻温暖的家庭。

所以,由于这几方面的原因,最终林徽因离开了徐志摩,选择嫁给了梁思成。

后来,在梁启超亲自安排下,林徽因与梁思成一起赴美攻读建筑学。所以说,他们两人能成一对,那也是天意,真正的郎才女貌,俊男靓女。对于林徽因为什么会选择自己?据说在新婚之夜,作为新郎的梁思成也想得到答案,于是他就问林徽因:

“这个问题我只问一遍,以后再也不提,为什么你选择的人是我?“林徽因说:“这个问题我要用一生来回答,准备好听我回答了吗”?

最后的结果也证实,林徽因的选择是正确的。

林徽因的一生是坎坷的,又是幸福的,就像她在自己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中写的那样:

“人的一生会遭遇无数次相逢,有些人是你看过便忘的风景,有些人则在你的心里生根抽芽,那些无法诠释的感觉都是没由来的缘分,缘深缘浅,早有分晓”。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