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成功心比天高关于郑成功的资料,命比纸薄,也就能当过偏安在海岛的“岛主”。他为什么挽救不了大明?只要看一仗就够了:胜券在握的情况下,居然连南京(当时叫江宁)都没搞定,要杀到北京,只能是“成功梦”吧。

谁都知道郑成功是从荷兰殖民者手里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关于郑成功的资料,但也许不是每个人都知道,郑成功开始的进攻目标不是台湾,而是南京(时称江宁)。正是攻打江宁失败,他充分意识到自己的陆战之短,才决定充分发挥水上优势,到台湾岛去建立根据地。

郑成功攻打江宁城是明初至清中期400多年来南京地区发生的一场最大规模的战争关于郑成功的资料。北京的顺治皇帝得知郑军攻打江宁的消息,居然吓得要退回关外。但奇怪的是,郑成功屯兵城下10余日不发动进攻,放任外地清军援兵入城。最后,反而是被围的清军发起进攻,把郑军从下关地区的仪凤门外赶到白土山(今幕府山),并把郑军打得大败而逃。你说,他傻不傻?

在可以拿下南京的情况下,郑成功为什么到嘴边的肉也不吃?

对此,有多种说法,其中“郑成功中计说”流传很广。据有些史料记载,江宁城中的清军提督管效忠向郑成功写信诈降,他在信中说自己早就想弃暗投明,无奈清朝军法规定,将领守城不超过30天,妻儿老小都要被杀,希望郑成功体谅自己的难处,等30天过后,一定开城投降。[1]于是,郑成功便不再攻城,只等30天后对方主动来降。

实际上,郑成功之迟迟未发动攻势,恐怕还另有原因。他对自己的实力过分自信、好大喜功。面对急于攻城的将领,他反复表示:从古到今,攻城战都是吃力不讨好,伤敌一千、自损八百,不如等清军援兵到来,再与他们决战,那时取得大胜,岂不更好?到那时,管效忠等人知道我的厉害,即使不投降也逃走了。况且江宁孤城绝援,不投降还有别的出路吗?我军大炮尚未准备好,答应归降我的马逢知也还没有如约赶来,因此需要再等等。[2]

结果,他中了人家的缓兵之计。郑成功傻等对方投降的10多天里,清军援兵源源不断入城,最后把郑成功打得满地找牙……

满清险胜之后,十分痛恨海上力量,两年之后大规模实行“迁海”政策,将沿海居民全部迁往内地。满清是北方游牧民族的后裔,以骑射传统而自豪,在与明军的陆战中所向披靡,但对郑成功的海军十分惶恐。他们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隔离郑军,殊不知这也形成了自我隔绝。满清拒绝认知和探索海洋,这种消极的海洋观直到今天都影响着我们。

注释:

[1]《台湾外记》,第146页。“大师到此,即当开门延入。奈我朝有例,守城者过三十日,城失则罪不及妻孥。今各官眷口悉在北京,乞藩主宽三十日之限,即当开门迎降。”

[2]《先王实录校注》,第210页。“自古攻城掠邑,杀伤必多。所以未即攻者,欲待援虏齐集,必卜一战,邀而杀之,管效忠必知我手段,不降亦走矣。况属邑节次归附,孤城绝援,不降何待?且铳炮未便,又松江马提督合约未至,以故缓。”

民族英雄郑成功,实际上是有中日血统的混血儿,所以,日本人也认为郑成功是日本的民族英雄,这绝非攀枝附会,而是一种真实的尊崇。

关于郑成功的资料:郑成功为何救不了大明朝?

关于郑成功的资料:郑成功为何救不了大明朝?

关于郑成功的资料:郑成功为何救不了大明朝?

(郑成功的出生地日本平户市)

关于郑成功的资料:郑成功为何救不了大明朝?

东晋永嘉年间,北方混乱不堪,有八姓入闽,郑氏就是这八姓之一,郑成功的家族在南安石井落地生根繁衍生息,至明末时期,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已是著名的往来中日之间的海上走私贸易的头子。郑芝龙共有五个妻子,其中他的第二位妻子田川氏即是日本人(一说有华人血统),当时日本当局很重视郑芝龙,平户藩主松浦也送宅邸给他居住。郑芝龙经常往来于中日之间,天启三年(1623年)郑芝龙与当地女子田川氏结成夫妻,第二年,郑成功在日本肥前国平户岛上的川内浦千里滨出生。

关于郑成功的资料:郑成功为何救不了大明朝?

(郑成功在日本平户市的故居)

郑成功不仅在中国家喻户晓,在日本也是极受推崇。从血统角度出发,郑成功拥有一半的日本血统,且又是在日本出生,六岁后才随母亲田川氏回到中国。郑成功维护汉人统治、坚决抗清复明也很符合日本人忠君爱国的武士精神。日本属于汉字文化圈的一部分,中日交往较为密切,清朝入关定鼎天下,日本骨子里是把清朝当成蛮夷,对汉人失去统治权感到可惜。因此,对毕生都在努力恢复汉人江山的郑成功,自然也是极力推崇,大加褒扬。

顺治年间,鳌拜献“平贼五策”,清朝实行了最为严厉的海禁政策,郑成功在陆上几无立足之地,急需一块地方作为长期根据地。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郑成功率领35000将士横渡台湾海峡,次年击败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台湾的驻军,将荷兰人彻底赶出了台湾岛,至此,被荷兰人占领了24年的台湾群岛得到收复。郑成功又从大陆移民,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台湾岛得到大力开发,人口激增,郑成功以台湾为大营,至死不降清朝,坚持奉明正朔。

隆武帝为郑成功赐明朝国姓“朱”,永历帝封他为“延平王”,郑成功治台呕心沥血,虽然最终未能完成遗愿恢复汉人江山含恨而终。但他死后,台湾人民感念他的功绩,民间陆续建立庙宇世代祭祀,台湾日据时期,日本人在岛上实行奴化的殖民统治,因郑成功出生在日本且有一半的日本血统,所以对遍布岛上各地供奉郑成功的祠堂不敢肆意破坏。并且,日本人还将郑成功的事迹带回了日本,进入新世纪后,郑成功也逐渐成了日本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

(郑成功亲弟田川七左卫门,后恢复郑姓)

值得一提的是,郑成功还有一个亲弟弟田川七左卫门作为郑氏集团的代表留在日本从事中日贸易,母亲田川氏在南安老家自杀殉节后,远在日本的田川七左卫门悲痛不已,“七左卫门诣扛户,请赴明戮力成功,灭清以报仇”,他多次给在中国的兄长写信,要求回国参加抗清活动,因种种原因未能成行,但仍然不断输送人力、物资供应其兄,且继续维持组织海上贸易命脉,直到德川幕府锁国。

如今,郑成功在日本的故居,出生地遗址都得到了很好的保留。平户市更是大力发扬郑成功精神,以“国姓爷出生地”作为宣传名片,郑成功的事迹还被搬上了日本的话剧舞台。郑成功已经成了中日之间友好往来的精神纽带,他不单单是中国人,而是整个东亚的大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