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矿大大三在校生,我深爱着矿大,原因有以下几点杨善林院士:
一、中国矿业大学是整个江苏省唯一一个空调暖气都有的高校杨善林院士。本科生四人一个宿舍,研究生是单元房,更舒服。
二杨善林院士、学校占地三千多亩,校园布局合理,基础设施齐全,绿化程度高,校园环境优美,有美丽的天鹅,可爱的梅花鹿,东门的花海等等,是徐州市民周末常来休闲之地。
我去过的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江苏师范大学等,只有武汉大学的校园可以与矿大媲美。
三、地处5A级景区云龙湖旁,仅相隔一条公路,学校两面是山,一面是胡湖。属于郊区旁边,适合学校学生学习,没那么嘈杂。去市区方便,坐公交很快。而且不久以后徐州还有三条地铁。
四、学校实力方面。矿大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教育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共建高校,是首批列入国家“211工程”、“985平台”、“111计划”和“卓越计划”重点建设的高校。
现有57个本科专业,3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0个专业学位授权点,1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8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其中矿业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分别排名第一、一、三、四位。工程学、地球科学、材料科学、化学ESI排名进入全球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前1%。
顺便说一下,我们校庆日在6月1日。小学儿童节都不放假,我们学校可以弥补你童年的遗憾哦??
图为我们学校的梅花鹿和黑天鹅。
是管院最好的,全国重点学科~!
一.简介:
合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已有26年的发展历史,在建设国际化、研究型的高水平学院目标指引下,学院教学科研水平迅速攀升,学科学位建设突飞猛进,总体实力迅速增强,已经成长为学科涵盖面宽、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享有较高知名度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
二.专业学科
学院紧跟现代管理发展趋势与要求,逐步在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三大管理学科领域取得丰硕建设成果,特别是在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建设方面,成绩显著,在全国居于前列.
学院现有7个本科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旅游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9个硕士学位授权点:企业管理及其信息化、企业管理、会计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管理信息学、工程与项目管理、行政管理与电子政务、管理系统工程;4个专业硕士学位点: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物流工程、项目管理; 1个国家级一级重点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管理科学与工程;6个二级学科博士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管理信息学、工程与项目管理、企业管理及其信息化;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管理科学与工程。
三.机构设置
学院下设:工商管理系、会计学系、劳动与社会保障系、旅游管理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委员会、电子商务专业委员会、MBA管理中心、MPA管理中心、计算机网络系统研究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研究所)、决策科学与技术研究所、信息技术与工程管理研究所、电子商务研究所、智能管理研究所、企业管理及其信息化研究所、预测与发展研究所、系统工程研究所、电子政务研究所、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研究所、《预测》期刊编辑部、《运筹与管理》期刊编辑部、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知识经济与企业管理创新研究中心、安徽省工程研究中心――信息处理技术与信息系统研究中心。
四.师资队伍
学院坚持教学科研以教师为本,利用国内外广泛的学术交流和教学、科研改革创新,提升学院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同时积极吸引国内外管理学专家学者来学院进行学术研讨和学术讲座,使学院师资力量日益雄厚。目前,学院有专任教师124人,其中教授14人,博士生导师7人,副教授41人; 45名教师具有博士学位或正在攻读博士学位,95%以上的教师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聘请国内外管理学界12名著名专家学者为学院兼职教授,1名管理学长江学者讲座教授。
五.学生培养
学院坚持教育以学生为本,德育为先,全面发展。在学生培养方式上,注重“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模式,在培养目标上,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使毕业生具有更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就业竞争能力和继续深造发展能力,近三年本科生一次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
六.联合办学
学院坚持将国际化人才的培养作为办学的重要目标之一,2004年4月,我校与澳大利亚Swinburne工业大学就我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两个专业学生培养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学生在大学四年级可以自主选择到澳洲留学,修完本科专业课程,最终取得两校分别颁发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此外,2004年6月,我院与德国奥斯纳布吕克应用科技大学、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签订了申读学士学位合作协议,学生毕业后,可以申请在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资助下,到德国攻读学士学位。
七.招生计划
目前,学院有在读本科生2050人,硕士研究生850人,博士生75人。2005年本科生招生计划450人,研究生招生突破450人,学院研究生与本科生招生数量比例首次突破1:1,这成为学院由教学研究型学院向研究型学院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八.科学研究
长期以来,学院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大力加强科学研究,服务经济社会,形成了以下9个主要科学研究方向:1,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2,决策科学与技术;3,信息技术与工程;4,电子商务;5,智能管理;6,企业管理及其信息化;7,会计电算化;8,工商管理;9,电子政务。
近年来,学院先后承担完成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学部)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省部级社科基金项目、以及企事业单位委托研究项目,学院科研经费逐年增长,仅近三年来累计超过1200万元;数十项科学研究、教学研究成果获得省部级奖;数百篇学术论文在公开出版的国内外学术期刊和国际会议论文集上发表;主编或编著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数部(其中两部被评为教育部精品课程),出版学术专著数十部。
九.对外交流
学院积极开展对外学术交流,并与国内外高等院校与学术组织建立了同盟合作关系;近三年有国际、国内知名学者近100人来我院作专场学术报告,其中院士3名,日本、德国、法国、澳大利亚、香港、台湾、澳门等地学者近20名;近三年承办国际、国内学术会议5场,受到与会者的高度赞扬;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200多人次;与日本、澳大利亚、法国互派访问学者;选派该院教师前往国内著名高校、政府机关、中科院等单位攻读博士研究生(学籍在工大),旨在改善我院教师学缘结构,开拓我院科学研究新领域。
十.突出成果
经过二十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特别是近十年的快速发展,今日的管理学院拥有国内一流的教学设施,在教学、科研和实践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1.《企业管理学》、《企业会计学》、《 信息管理学》、《管理信息学》、《电子商务概论》、《现代物流技术》、《企业信息系统技术概论》、《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分析决策与决策支持系统》九部教材入选教育部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
2.“企业会计学”、“管理信息学”、“电子商务概论”3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3.“铸铁材质参数液态在线智能检测与质量控制系统”项目获得2006年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4.“群决策理论与方法研究” 获得200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资助。
5.由杨善林教授指导的博士生周永务博士《物流系统的库存控制模型与方法研究》入选2005年全国100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6.和安徽省委组织部、安徽省人事厅、江汽集团、奇瑞公司、安徽电力公司、中国联通安徽分公司等单位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在人才培养、管理咨询和企业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丰硕成果。
十一.发展目标
建设国际化、研究型、特色明显的管理学院是合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全体师生员工共同的心愿。我们的目标是:
(1)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同行知名的学科;工商管理学科争取早日进入国内先进行列,逐步走向世界;公共管理学科逐步形成优势,并产生较大影响。
(2)100位左右教师在自己的研究方向上具有很高的学术水平,具备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的能力。
(3)汇聚一支具有显著特色的国际化创新团队。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