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公主是武则天和李治的小女儿太平公主之死,他和武则天一样都是一个富有传奇的女人。武则天为了满足自己权力上的欲望,确实是先后废掉了自己三个儿子,所以也可以说武则天的三个儿子是她登上皇位的垫脚石。下面咱们就说一下她和李治唯一的女儿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之死:武则天亲手废掉了三个儿子的皇位,却为何独独放过女儿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之死:武则天亲手废掉了三个儿子的皇位,却为何独独放过女儿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之死:武则天亲手废掉了三个儿子的皇位,却为何独独放过女儿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之死:武则天亲手废掉了三个儿子的皇位,却为何独独放过女儿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之死:武则天亲手废掉了三个儿子的皇位,却为何独独放过女儿太平公主?

武则天和李治一共四男二女六个孩子,但第一个女儿出生没多久就死了,部分野史猜测这个大女儿是因为武则天和王皇后较量,自己亲手将她的女儿掐死,这种情况正史上没有记载咱们暂且不再细说了。所以真正生存下来的是四男一女。他们的长子李弘因病英年早逝,李弘是被立为太子的,只能说他没有这个帝王命吧!李弘也是四个儿子当中,唯一一个没有被武则天权势所废的儿子。二儿子李贤太平公主之死、三儿子李显、四儿子李旦,都先后被武则天逼迫下台,甚至二儿子李贤还被武则天弄死。

太平公主作为武则天唯一的女儿,她为什么没有被武则天拿下?太平公主自小就深受武则天和李治的宠爱,可小时候的太平公主和随身宫女却遭武则天外甥贺兰敏之侮辱,这个贺兰敏之历史上记载他比较荒唐太平公主之死!贺兰敏之不靠谱的事干的不少,武则天始终还是没有下狠手拿下他,这次贺兰敏之欺负太平公主被武则天流放致死,侧面也可以看出来武则天对太平公主的宠爱。

后来荣国夫人去世,太平公主以祈福为由,名义上出家为女道士。太平公主成人后吐蕃来人要求和其成婚,咱们都知道历史上很多时期为了边疆稳定,合婚这种事太正常不过了。一般情况下帝王就是再不愿意,为了边境的和平也会将自己的女儿下嫁,而这次李治和武则天却拒绝。他们为了太平公主不被嫁往吐蕃,就真让太平公主去道观里避祸,这样一个出家为道的公主自然也就不会再被合婚。武则天冒风险这样处理太平公主合婚之事,更能体现出她对太平公主的特殊宠爱。

待太平公主避过合婚的这段风头,太平公主嫁给也是皇亲国戚的薛绍,其实武则天打心里还是看不上薛家的,后来武则天强行将谋反之名牵扯上薛绍,就这样将薛绍弄死断送了太平公主的第一次婚姻。太平公主再婚被武则天安排给武家武攸暨,武则天成为女皇帝之前把李家人屠戮殆尽,武则天这样安排太平公主,也是提前做好准备让太平公主脱离李家,以免在她为自己登基称帝杀出的血路上被波及到。武则天做出这样的举动,已经能明确出将太平公主划归到自己的战壕之中。

这时候的太平公主经历了这么多波折,可能也看透了很多事,自己也开始自甘堕落包养男宠享乐。一时间太平公主的私生活非常混乱,同时也和朝中个别大臣有染,更荒唐的是她竟然把自己包养的男人献给武则天。太平公主这样有违常理不靠谱的举动,虽然让咱们看起来很龌龊,但是确实更增进了武则天对她的信任。后期的太平公主也是如日中天,在朝廷当中的权势也步步高升,甚至武则天死后太平公主也没有失势,很长一段时间是唐朝权倾朝野的重要人物。

武则天当年要是及早将太平公主立为皇太女,树立太平公主的威信,打击李氏皇族,死前将皇位传给太平公主,大周天下定能太平公主的统治下延续、辉煌。

太平公主之死:武则天亲手废掉了三个儿子的皇位,却为何独独放过女儿太平公主?

在武则天的子女中太平公主无疑是最优秀的,比她两个哥哥李显、李旦都强,能力也十分突出,并且喜欢权力,手段也相当的毒辣,完全有当女皇的能力。

太平公主之死:武则天亲手废掉了三个儿子的皇位,却为何独独放过女儿太平公主?

武则天登基时太平公主已经二十五岁,性格已经成熟。五年后,武则天已坐稳天下,李氏诸王已被武则天打击的差不多了,武氏才刚刚兴起,这时候“李太平”也改为了“武太平”。假使这个时候武则天将太平公主立为皇太女,下面的反对声不会太大,即使有人反对,来俊臣等一帮酷吏完全可以把他们整死。

太平公主之死:武则天亲手废掉了三个儿子的皇位,却为何独独放过女儿太平公主?

三十岁的“武太平”若立为皇太女,那些拥立武则天称帝新生势力必然团结在“武太平”身边,成为忠实的拥护力量。武则天既然立了太平公主,那么肯定要为她顺利继位扫清障碍,李显、李旦肯定不能再活,他们的儿子也会被贬地远远的,其它诸王也会相继凋零。武三思等武氏诸王此时才刚刚兴起,还没有当太子继承天下的念头,必然会支持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之死:武则天亲手废掉了三个儿子的皇位,却为何独独放过女儿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拥有李姓血脉,朝臣们反对声不会太大。他们能接受了武则天当皇帝,也能接受太平公主当皇帝。从后平李显复位后韦后作乱的情形来看,大臣们对是不是女人当皇帝反对声并不大。张柬之等神龙政变五个功臣很快就被李显给流放了,也没引起啥波澜。说明那时候的文武大臣对谁是正统,谁不是正统的观念不强,远没有宋朝以后的正统观念强。所以太平公主当皇帝大臣们不会咋反对。

到神龙政变武则天退位时,太平公主已经四十岁,假使她在三十岁时立为皇太女,这时候地位就已经很牢固。这个时候李隆基也才是二十岁的毛头小子,若太平公主为皇太女,他可能就不会存在,也就不会有八年后的悲剧。

武则天寿命很长,退位后又活一年,若不是受到退位的打击再活五年没事。她要是提前两年将皇位让给太平公主,朝政不会大乱,会实现平稳过渡。

其实武则天骨子里还是个男权社会,她害怕传位给太平公主后血脉乱了,太平公主没活再往下传。实际上大可不必,太平公主要是当皇帝必须姓武,她完全可以让她的儿女随她姓武,将来再传女儿,让武周一朝的女皇帝一直传下去。

李显是个无能之辈,从他当的这八年皇帝来看极其窝囊。韦皇后和安乐公主作威作福,安乐公主当上皇太女,韦皇后当女皇险些成功。要不是太平公主的支持平叛,李隆基不能成功。太平公主在武则天当皇帝期间心里实质上一直向着她的哥哥们。

武则天想立武三思为太子是败招,且不说侄子不侄子,大臣们绝不可能接受武家称帝。汉朝吕后就是例子,死后吕家遭清算。但太平公主可以,她有李姓血脉,而且也有能力,所以她当皇帝大臣们可以接受。等她再当二三十年女皇,大周的天下已稳,人心就不思唐了,到那时李唐皇室就死的差不多了,死了以后大周就可以按女皇的形式顺利传下去,光泽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