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飞燕赵合德姐妹俩是中国历史有名的“红颜祸水的”代名词汉成帝赵合德,确实都是自杀,不过姐妹俩性格还是有比较大的差异,所以尽管都是自杀,时间上却相隔了六年。
赵氏姐妹出身贫寒汉成帝赵合德,由民间传说赵飞燕出生后被家人遗弃,在野外靠鸟的喂食活下来,这是野史说法。因为家境贫寒,姐俩被送入阳阿公主家里学歌舞。汉代有这个系数,权贵之家经常会买小女孩习歌舞,将来作为礼品相互赠送。当年汉宣帝的母亲王翁须以及汉武帝的皇后卫子夫,都是以歌女身份被送入皇宫,因为受宠一朝野鸡变凤凰。
汉成帝有一次偶然光临阳阿公主府,一眼看中了身轻如燕的赵飞燕,于是带入宫中大受恩宠汉成帝赵合德。赵合德是姐姐赵飞燕亲自推荐给汉成帝的。姐俩虽然都貌美如花,但体态不一样,姐姐身轻如燕,妹妹却很丰腴。
为了长期独得显贵,赵飞燕揭发了许皇后巫蛊之事(其实是许皇后的姐姐行巫蛊,许皇后可能是知情不报),结果许皇后牵连被废,赵飞燕如愿以偿地当上了皇后。
大概汉成帝更喜欢“丰腴”的女人,所以,赵飞燕当了皇后以后,反而不再受宠,赵合德独占龙宠。赵飞燕觉得如果想保住自己的地位,唯一的办法就是给皇帝生个儿子。可是她很少有机会得到汉成帝临幸,于是,她就使出个“绝招”——借种。她不知道她们姐俩因为长期使用息肌丸,早已丧失了生育能力,结果人没少偷,一颗种子也没发芽!
传言,赵飞燕沉迷于偷情的快感,后来也不想“借种”了,成天跟野男人鬼混,曾经被汉成帝抓个正着,要不是赵合德苦苦哀求,恐怕早被汉成帝砍了脑袋。
姐俩都不能生,也不想让别的女人生。于是历史最著名的“燕啄皇孙”事件发生了,说有个叫曹伟能的宫女,和一个叫许美人的先后怀孕生子,在赵合德的逼迫下,汉成帝只好杀了刚出生不久的儿子。结果大家都知道,汉成帝到死都没留下一儿半女。
公元前7年,汉成帝突然驾崩,有民间传言,说当夜赵合德让汉成帝服了过量春药,导致汉成帝“爆缸”了。惊恐之下,赵合德觉得自己罪责难逃,于是当天就自杀了。
继位的皇帝是汉成帝的侄子,即汉哀帝刘欣。当年推选刘欣为皇太子,赵飞燕功不可没,于是赵飞燕被汉哀帝册封为皇太后。
六年后,汉哀帝驾崩,立刻有大臣翻出了当年“燕啄皇孙”的旧案。于是太皇太后王政君下旨废除赵飞燕皇太后之位,发配她到延陵为汉成帝守陵。心灰意冷的赵飞燕当天就自杀了。
以上就是史书中可以查询到的信息。
不过,以笔者的考究认为,赵飞燕和赵合德不能一视同仁。从本性上来讲,赵飞燕除了告发许皇后外,并没有做什么恶事,所谓“借种”事件不见载于《汉书》,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收录的是野史,可信度不高,很有可能是古人常用的嫁祸行为。至于“燕啄皇孙”,分明是赵合德和汉成帝合谋,赵飞燕顶多是知情不报,肯定不是参与者。
所以,历史对赵飞燕的评价不公平,她谈不上贤良淑德,但也说不上坏女人。至于赵合德,她可是个非常有心机,非常狠毒的女人,她死有余辜。
再破解一个野史传闻:汉成帝到底是怎么死的?服春药过量纯属扯淡,他死于中风。证据有二,一是汉成帝驾崩的那天夜里,他没有招幸任何一位女人,也没去赵合德的昭阳宫;二是从病状纪录情形看,就是典型的中风,导致脑出血。
赵飞燕本名宜主,因举止翩然,纤便轻细。据说能做掌上舞,时人谓之飞燕。赵合德善音律,肌肤丰润嫩滑,浴不沾身,姐妹二人皆国色。汉成帝有暗疾(阳痿),手握合德美足,则欲望暴起,合德常转侧,不让成帝久持。别人对合德说:“帝吃丹药,一无所用,得贵人足,则性欲大增,何不令久持”?合德说:“不让久持我足,是为了不让帝得到满足,久持则厌,厌则失宠”。汉成帝有窥阴癖,赵合德洗浴,肌肤雪白,成帝常撩幔偷看,合德则令宫女遮幔息灯,也是为了不让成帝过足瘾,永远保持念想。其功于心计,乃至于斯!汉成帝喜欢纤纤女子,赵飞燕姐妹服用“息肌丸”,“息肌丸”有催情美容之功效。用法就是把其纳入脐内,使之融化到体内,能够消除多余脂肪,嫩肤明目。“息肌丸”是由麝香、人参、鹿茸等多种名贵中草药密炼而成,据说麝香女人服之不育,加之赵飞燕体态偏瘦,脂肪不足,导致不能受孕。既使怀孕也保不住胎,造成习惯性流产,最终也没能为皇帝生下一儿半女。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