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邀请孙仲谋;孙权字仲谋,所以称为孙仲谋,他是孙坚次子,孙策的弟弟,建安五年(公元200年)继承了其兄孙策统领了江东诸郡,在著名的赤壁之战中,他与刘备组成的孙刘联军击败了曹操。关羽大意失荆州后,刘备为报仇举兵讨伐东吴,孙权派出陆逊在夷陵之战中大败刘备,公元229称帝,后定都建业(今南京)国号吴。
“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这句话是后人对孙权政治孙仲谋、军事等各方面能力的肯定,首先他能够知人善任,发挥人才的作用,在遭遇危难和困境时,他能够意志坚定,不屈服于对手各种压力。而是力挽狂澜,挽狂澜于不倒,屡次使局面转危为安。孙权正是有这样的雄才大略,才能在三国鼎立当中,立于不败之地。
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曹操率领大军进攻濡须口,与孙权相持一月有余,孙权略占上风。战争期间,孙权曾亲自乘船来探曹营,曹操深为孙权的胆识所折服,远远地看见孙权舟船军队严整,不禁脱口叹道孙仲谋:“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
曹操早年曾与孙权之父孙坚共同讨伐董卓,年龄也长孙权二十七岁,孙权在他面前当是后辈。看到孙权的智勇双全,曹操是发自肺腑的羡慕,希望自己也能有这样一个儿子,来继承自己的基业。所以,此语是由衷对孙权的夸赞。
南宋著名爱国词人辛弃疾在其词作《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引用了此句,更使其广为人知。辛弃疾是借古喻今,有感于金兵南侵、山河破碎,希望能有后辈能像古时的孙权那样勇武,守护家国。
吴太祖大皇帝孙权(182年-252年5月21日),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生于下邳(今江苏徐州市邳州)。三国时代东吴的建立者。建安五年(200年),其兄孙策被许贡门客行刺而去世,临终前命孙权接替其位。孙权当年虚岁十九岁,被东汉朝廷册拜为讨虏将军,兼领会稽太守,驻守吴郡。孙权接掌父兄基业,平定内乱、招揽人才、发展经济,稳定了江东局势。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率领大军进攻濡须口,与孙权相持一月有余。后来孙权几度挑战,曹操坚守不出。于是孙权亲自驾船从濡须口进入曹营。曹操远远地看见舟船军队仍然严明整肃,不禁脱口叹道:"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
刘表(142年-208年),字景升,山阳郡高平县(今山东微山 )人。东汉末年宗室、名士,汉末群雄之一,西汉鲁恭王刘余之后 。刘表身长八尺余,姿貌温厚伟壮,少时知名于世,名列"八俊"。后代王睿为荆州刺史,用蒯氏兄弟、蔡瑁等人为辅。然而刘表为人性多疑忌,好于坐谈,立意自守,而无四方之志。建安十三年(208年),刘表病逝。蔡瑁等人废长立幼,奉表次子刘琮为主;曹操南征,刘琮举州投降,荆州遂没。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孙坚之子孙权与刘表之子刘琮,在曹操眼里一个赞赏有佳,一个是猪狗不如。虽为敌手,但曹操看到孙权不及弱冠就继承父兄基业,把江东治理的如此强盛,内心非常喜欢孙权的少年英雄,很希望自己的儿子也能像孙权那样成为少年英雄,将来继承自己的基业。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作者:辛弃疾 (宋)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