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是一个乱云翻飞、变幻无常的时代,更是一个谋士如云、武士如雨的时代张辽威震逍遥津。常言道,乱世出英雄。在这样的时代里,贤臣良将犹如雨后春笋般纷纷破土而出。我们发现,三国时代,张姓名将为数众多。比如黄巾军领袖张角;魏国“五子良将”中的张郃、张辽,蜀汉虎将张飞,东吴重臣张昭等等。
而张辽是其中一个非常厉害的战将张辽威震逍遥津。
汉灵帝建宁二年(169年),张辽出生于雁门马邑(今天山西省朔州市一带)张辽威震逍遥津。根据《三国志》的说法,张辽武功过人,被并州刺史丁原召到了麾下。不久,丁原就把张辽派往洛阳协助大将军何进。为了迅速扩充力量,何进安排张辽前往河北招兵买马。
就在前往河北公干的时候,何进战败而死,张辽的兵马不由分说地归了董卓。然而,董卓的日子过得风雨飘摇,最后被诛。无奈之下,张辽把人马拉到了吕布手下。
能不能干成事,跟着谁干很重要。张辽在吕布手下的日子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从容,因为吕布没有给张辽施展才华的机会。
一个百般提防别人的人,注定不会走得太远。吕布被李傕、郭汜打得溃不成军、落花流水。不久,便战败身死。
那时候,曹操在北方的势力日益旺盛。公元198年,曹操打败吕布后,张辽投靠曹操。
在三国的舞台上,曹操因为善待有识之士而赢得了人心。他给张辽提供了实现价值的舞台和路径。作为曹操的裨将军,建安六年(201年),张辽跟随夏侯渊,包围了东海郡贼寇昌豨。但是,曹军粮草将尽,军需不足。
夏侯渊和众将商议,打算领军撤退。
怎么办?张辽提出了不同意见。在他看来,昌豨进退两难、犹豫不决,正是攻心的好时机。
在关键时候,眼光往往比胆量重要。张辽“遂单身上三公山,入豨家,拜妻子。豨欢喜,随诣太祖。”
久战必然产生疲惫心里。建安十三年(208年),张辽准备把队伍拉到长社,军营突然半夜起火。有人以为这是叛乱,而以静制动,命大部队休息,自己领亲督阵,结果军中无大事,一切皆泰然。
对张辽而言,最为让人津津乐道的是合肥守卫战。建安二十年(215年),孙权率领十万大军进攻合肥。以七千余人抵抗孙权,这显然是鸡蛋碰石头。
怎么办?
是硬碰还是智取?是巧夺还是正面交锋?张辽心中有数。他准备突袭。
晨曦中,张辽持戟披甲,带领八百精兵,先登陷阵,杀了孙权的两个大将和几十个人马。那时候,孙权还沉浸在美梦之中,张辽像长着翅膀的神兵从天而降。孙权手足无措,仓皇逃跑到高丘之上,只有执戟自守,根本没有还手的功夫。孙权装了个龟孙子,张辽怒呵。一看张辽的兵卒很少,孙权立马来了精神,聚众重围张辽。
狭路相逢勇者胜。张辽左右突围,撕开一道口子,率领将士数十人突出重围。但是,还有大部分士卒没有跑出。他复入重围,救出被困将士。张辽所向披靡,孙权无人抵挡。
经过大半天的战斗,孙权被打掉了士气。哀兵必败,孙权对合肥久攻不下,不得不退兵。“武力既弘,计略周备,质忠性一,守执节义,每临战攻,常为督率,奋强突固,无坚不陷。”曹操对张辽的评价真高。
张辽做为曹魏阵营“五子良将”之一,他的军事才能最为突出,战斗功绩最为辉煌,声名最为显赫,可谓是智勇双全,有勇有谋,颇具独当一面的帅才。那么,论武艺的话,张辽又能排在哪个级别呢?咱们就从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在张辽的战斗生涯中,主要的临阵厮杀记录:
1.濮阳城外,乐进与臧霸厮杀三十合不分胜负,夏侯惇出马助战,张辽“截住厮杀”
虽然原著中未表述张辽与夏侯惇的交战结果,但从后文中“恼得吕布性起,挺戟骤马,冲出阵来”看,张辽肯定不占上风,吕布不愿意让夏侯惇这个手下败将出风头,于是忿而出阵。
2.延津渡口,张辽、徐晃双双出马,合战文丑,文丑放箭,第一箭射掉了张辽的盔缨,张辽“奋力再赶”,战马又被文丑射倒。文丑返回来杀,徐晃抡斧截住大战。
张辽和徐晃同时向文丑冲锋,徐晃警惕性较高,发现文丑要放暗箭,张辽两次挨射,防御力弱于徐晃。
3.官渡之战,张辽出阵,张郃挺枪来迎,“二将斗了四五十合,不分胜负”。
张郃这个人并非悍勇之将,若遇强敌,往往拔马便走,这次战斗,硬顶张辽四五十合,说明张郃认为自己完全可以抵挡得住。以此看来,张辽的武艺不会高于张郃。
4. 袁绍派蒋奇率兵增援乌巢守军,张辽突袭蒋奇,蒋奇“措手不及,被张辽斩于马下”
这是张辽的第一次胜仗,也是他第一个斩获。
5.曹军北征冀州,在城外张辽遇到袁尚,出马来战,袁尚“不三合,架隔遮拦不住,大败而走”
张辽的战斗力远远胜过袁家三公子。
6. 邯郸之战,张辽对阵沮鹄,“战不三合,鹄大败”,拨马败走,张辽追射之,沮鹄“应弦落马”
这次战斗,张辽展示了良好的弓箭功夫。
7.白狼山之战,张辽力劝曹操趁敌人军阵不整,提前发动进攻。曹操将临阵指挥权交给张辽,张辽率众将四路进击。张辽挥刀冲阵,正遇蹋顿,“拍马斩蹋顿于马下”。
这是张辽的第三个斩获,体现了优秀的冲阵能力和乱斗水平。
8.赤壁鏊兵,曹军遭遇火攻,张辽驾小舟将曹操救下,东吴老将黄盖追来,张辽“拈弓搭箭,觑着黄盖较近,一箭射去”,正中黄盖肩膀,落入江中
张辽第二次用箭,射伤了黄盖,从此东吴老将黄盖再没有从战场上出现过。
9.葫芦口突围,曹军路遇张飞截杀,许禇骑无鞍马来战张飞,“张辽、徐晃二将,纵马也来夹攻”
三将夹攻张飞,仍被张飞打退,“诸将各自脱身”,曹操回看,发现诸将“多已带伤”,看来在张飞马前没讨了好,都挂彩了。
10.孙权率兵攻打合淝,张辽率兵迎敌,东吴猛将太史慈出阵,张辽挥刀迎战,“两将战有七八十合,不分胜负”随后乐进突袭孙权,李典箭射宋谦,太史慈“弃却张辽,望本阵便回”
这场战斗证明张辽的武力值决不在东吴第一勇士太史慈之下。
11. 濡须口之战,张辽与东吴年轻猛将凌统对阵厮杀,“斗五十合,不分胜败”
从后文中“孙权恐凌统有失”来看,张辽的武力值当在凌统之上。
12.曹丕征吴,遭火攻败退淮水,上岸逃走,遇东吴大将丁奉伏击,张辽“急拍马来迎,被奉一箭射中其腰”,受伤堕马,被徐晃救走。
这是张辽再次中箭落马,仍是被徐晃所救。以此看来,张辽的武力值当在徐晃之下。“善射者死于弓箭之下”,张辽总是射别人,他也最终被别人用箭射中,不治身亡。
那么在三国武力排行榜上,张辽又能排在哪个级别呢?咱们将三国名将分成几个层次:
超级猛将:这其实有吕布、蜀汉五虎、颜良、典韦、许禇、文丑。以张辽的战斗表现肯定进入不了这个层次。
强一流猛将:这其中有庞德、曹彰、夏侯惇、李严、徐晃等。张辽的武力值当低于夏侯惇、徐晃,他也排不到这个行列中。
中一流猛将:这其中有孙策、张郃、张辽、太史慈、夏侯渊、魏延等。张辽与张郃、太史慈都曾战成平手,以他的武力值当侪身属中一流猛将的行列。
弱一流猛将:乐进、凌统、臧霸等。张辽与凌统交锋,略有上风,应高于这个层次。
结论:张辽的武力值级别属于中等的一流猛将。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