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八年孙仲谋,即公元213年,曹操率军攻打濡须口,孙权率七万大兵迎战曹操,并用水师包围曹操,曹操因此折损几千余人,被俘三千余人,曹操吃了败仗之后,躲在江北一直不出,双方对峙一个多月,在这期间,孙权亲自乘船从濡须口进去曹操兵马水营,曹手下窃以为孙权这是明目张胆的挑衅,准备迎战攻打。曹操制止,令严整军纪,不得放弩。孙权队伍在一路奏乐声中有序的返回。至于这音乐,大抵是是随身奏乐队。就这样,曹操眼看着这年纪只有26岁的孙权,舟船行军井然有序,渐行渐远,不禁脱口而出: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生儿子若豚犬耳!《三国志》裴松之注《吴历》中有记载。

孙仲谋:孙仲谋到底是贬义还是褒义?

孙仲谋:孙仲谋到底是贬义还是褒义?

孙仲谋:孙仲谋到底是贬义还是褒义?

孙仲谋:孙仲谋到底是贬义还是褒义?

罗贯中先生著《三国演义》中同样有记载孙仲谋,第六十一回,曹操行军至濡须口,先差曹洪领兵三万铁甲兵,至江边,:遥望沿江一带,旗幡无数,战船各分队伍,依次排序,旗分五色,兵器鲜明,当中大船上青罗伞下,孙权坐镇中间,左右文武,侍立两旁,曹操以鞭指曰“生子当如孙仲谋!若刘景生儿子,豚犬耳!”。

就问你服不服?任意出去敌营,就问你有无这个胆量?那时孙权只有26岁,而且作为江东世家子弟,没有占的一点骄奢淫逸之风,反观刘表刘景生的两个儿子,与江东孙家一样,占据荆州这么多年,刘表刚死不久就引得骨肉相残,同室操戈,搞得荆州一片乌烟瘴气,曹操大军刚至,便已轻松得手,这包括荆州十万水师。反观孙权,不仅与曹操旗鼓相当,更是一身胆识过人,轻车从简亲至曹水营。难怪曹操如此感叹孙仲谋!

有一个插曲,话说孙权回去之后,给曹操写了一封信,大抵是:“春水方生,公宜速去!”又附有一纸条,“足下不死,孤不得安”。意思是这江上春潮水快来了,你最好回去,我并不想占据这个天时,来日再战。曹操向众人说,孙权绝不会欺骗我,撤!也是英雄惜英雄,惺惺惜惺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