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是周朝时华夏族在中国西北建立的一个诸侯国,公元前770年,秦襄公派兵护送周平王东迁,被封为诸侯,又被赐封歧山以西之地。 自此,秦国正式成为周朝的诸侯国,至公元前221年秦国灭亡。在秦国存在的500多年历史中,先后有过39位君主。但纵观秦国历史,对秦国发展壮大贡献最大的君王都是谁秦国国君顺序?前一阵看过一个网上的调查,问卷是谁对秦国的贡献最大,投票结果如下:(表)
从这个投票可以看出,国王中排前三位的分别是秦孝公秦国国君顺序、秦穆公、秦始皇。那么,这三个之中再选出一个最优秀者,应该是谁呢?下面我们按执政顺序进行逐一的分析。
秦穆公的伟业是,在他那个时代招揽了当时的两大贤才:由余和百里奚,几经改革后进行了西征,收复了20来个小国,“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由此疆域大幅扩大。再回头来和晋国争霸,最终击败晋国,后接着消灭梁国秦国国君顺序、芮国、滑国等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秦孝公看起来业绩不如秦穆公,他一生主要做了两件大事,一是迁都咸阳,二是任用商鞅变法。任期内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推进农业生产。内政上,广施恩德,明确论功行赏的法令,并在国内颁布了著名的求贤令。外交上,与楚和亲,与韩订约,联齐、赵攻魏国。秦孝公时期,秦国地域面积扩大有限。但他留给后人的政治资源是丰富的。商鞅的变法主要是奖励耕战,开阡陌,不断增进农业生产,建立县制行政,加强中央集权,改变兵制,组建新军,后来的秦军锐士便由此而来。这次变法史称“商鞅变法”。这次变法从本质上改变了秦国!
秦始皇时代来临时,前人栽的树发芽了。他继承上代君主的衣钵,在前人的基础上继续发扬光大,最终完成了统一全国的千秋伟业。但是他的得票为什么不是第一呢?因为大家都认为秦始皇是延续了上几代的辉煌,历史的车轮已经飞旋起来了,秦始皇只是个合格的驾驭者而已。但实际情况是这样的吗?下面看看他的贡献。
在他执政期间结束了春秋战国500多年的战乱 ,完成了华夏的大一统。在中央创建皇帝制度,实行三公九卿的体制来管理国家。地方上以郡县制代替了分封制,由中央垂直管理。另外还规定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对外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他的一系列施政措施,奠定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对中国和世界历史产生深远影响。被后人称为“千古一帝”。
综合上面的分析,就一目了然了。秦始皇的贡献是最大的,前两位都是对秦国一个地方诸侯的贡献,而秦始皇是对中华民族的贡献,甚至可以说是对整个人类的贡献。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