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间派的代表词人及其代表作花间派:
温庭筠〈菩萨蛮〉花间派:
小山重叠金明灭花间派,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望江南〉: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pín)洲。
〈更漏子〉: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
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韦庄〈思帝乡〉: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
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 女冠子〉二首:
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
别君时:忍泪佯低面,含羞半敛眉。
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
除却天边月,没人知。
昨夜夜半,枕上分明梦见,语多时。
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
半羞还半喜,欲去又依依。
觉来知是梦,不胜悲。
牛希济的〈生查子〉:
春山烟欲收,天澹星低小。
残月脸边明,别泪临清晓。
语已多,情未了,回首犹重道。
——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新月曲如眉,未有团栾意。
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
终日劈桃瓤,人在心儿里;
两朵隔墙花,早晚成连理。
李珣的〈南乡子〉:
乘彩舫,过莲塘,棹歌惊起睡鸳鸯。
带香游女偎伴笑,争窈窕,竞折团荷遮晚照。
相见处,晚晴天,刺桐花下越台前。
暗里回眸深属意,遗双翠,骑象背人先过水。
鹿虔扆的《临江仙》
金锁重门荒苑静,绮窗愁对秋空。
翠华一去寂无踪。玉楼歌吹,声断已随风。
烟月不知人事改,夜阑还照深宫。
藕花相向野塘中,暗伤亡国,清露泣香红。
《四库总目》中有云:《花间集》十卷,后蜀赵崇祚编。其中选录18位词人500首诗词,词风近似,故史称"花间词派",作者亦被称为"花间词人"。
这18位词人中除了温庭筠、皇甫松、和凝三位与蜀没有关系以外,其余15位都是生活在五代十国的后蜀。他们分别是韦庄、薛昭蕴、牛峤、张泌、毛文锡、顾敻、牛希济、欧阳炯、孙光宪、魏承班、鹿虔扆、阎选、尹鹗、毛熙震、李珣。
《花间集》因为其中所选录中作品内容多是写上层贵妇美人等的日常生活和装饰容貌,由于女人经常以花作比,写女人的词集故被称作"花间"。这些词作都是文人贵族为歌台舞榭享乐生活需要而写。绮筵公子、绣幌佳人眉眼传情,当筵唱歌,辞藻极尽软媚香艳之能事。
《花间集》在内容上虽然有许多缺陷,但是其在词史上却是一座里程碑,标志着词体已正式登上文坛。《花间集》是我国第一部词集。花间派也是我国第一个词派。
由于《花间集》选本中所选录作品以温庭筠为最多和质量相对来说最好。则通常以温庭筠为花间派鼻祖。
温庭筠,是晚唐著名诗人,他诗词俱佳,以词著称。据《北梦琐言》记载,温庭筠每次进考场应试,按官韵写赋,写得极快,只要叉手八次,略微思考,八韵之赋就写成了,因此得名为“温八叉”。在中国古代,文思敏捷者,有数步成诗之说,而像温庭筠这样八叉手而成八韵者,极为罕见,实在令人惊叹之至!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