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邀请!纳兰性德与诗仙李白分属不同朝代,所作诗词具有天壤之别纳兰性德。在文学上各有千秋。纳兰性德个性内向,善用寻常口语填词,不事雕饰。其词婉约、清丽、哀怨、惆怅、深沉、悲凉。“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笔观情”。怀旧之作占多,且充满压抑之情,读之使人泪流。如:彤霞久绝飞琼字,人在谁边,人在谁边。今夜玉清眠不眠。香消被凉残灯灭,静数秋天,静数秋天。又误心期到下弦。

纳兰性德:纳兰性德和李白相比,谁的文学水平更高?

诗仙李白具有豪放的个性,其诗词多写游山玩水,充满着浪漫主义色彩,气势磅礴,意境壮美纳兰性德。语言朴素。如: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一家之言纳兰性德,不妥之处,请师友们赐教!

——汪芝莲——

二O二O年五月二十三日

纳兰性德,生于清代八大姓之一叶赫那拉氏家族,进士出身,康熙时宰相纳兰明珠之子。 纳兰性德受人追捧有下列原因:

①以“真”著称、真挚浓烈、逼真传神的词作,影响极大。

纳兰性德是“清词三大家”之一,被誉为“清初第一才子,千古伤心词人”,是极具李后主和柳屯田遗风的词人。

词作《木兰花—拟古决绝词》,借用汉唐典故而抒发“闺 怨”之情。词情哀怨凄惋,清丽感人。

“人生若如初相见,何事秋风悲画扇……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的词句,与白乐天《长恨歌》“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遥相呼应,而借“闺怨”表达自己更深层次的痛楚,比《长恨歌》艺术性尤甚。

纳兰性德的《饮水词》拔地而起,达到空前绝后的高峰,当时就有“家家争唱《饮水词》”的盛誉。 “纳兰词”在中国文学史上有极高的地位。

②纳兰性德与曹雪芹和《红楼梦》有着极深的渊源。 康熙皇帝读过《红楼梦》之后,一口断定《红楼梦》写的是纳兰家的事,断言贾宝玉写的就是纳兰性德,贾政写的就是纳兰明珠。 纳兰家族和曹氏家族,在朝堂上有很多交集,两个家族都经历过“烈火烹油,鲜花著锦”之盛。 纳兰性德性格上与贾宝玉有本质上的相似之处,超然物外,不慕功名,雍容自若,豁达自在。 所以,现代有许多红学家,赞成康熙的说法。

纳兰性德与曹雪芹互相浸润,文才交相辉映、相得益彰也成为人们追捧他的一大原因。

③纳兰性德是著名书法家,收藏在上海博物馆的纳兰性德的手简,被书画家奉为“国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