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悯农的作者是谁。

悯农的作者是谁:李绅写的《悯农》忧国忧民,历史上真实的李绅是怎样一个人?

谁知盘中餐悯农的作者是谁,粒粒皆辛苦。

悯农的作者是谁:李绅写的《悯农》忧国忧民,历史上真实的李绅是怎样一个人?

这首孩提时代都会背诵的诗悯农的作者是谁,普及率高的无法比拟。作者李绅,谯县人(今安徽亳州)。生活在宦官之家,只是幼年伤父,有母亲养大成人。就是在这段成长的期间写了同情百姓劳作辛苦的诗《悯农》。可是,等他进入了仕途,就变成了一个作风低俗,生活奢侈的纨绔子弟,与他写的诗截然相反了。

据说,李绅喜欢吃鸡舌,经常吃,每次要杀三百只鸡,才能做上一盘鸡舌。杀死的鸡在院内囤积如山。这种奢侈能与之相比的真不多。

李绅当官后飞扬跋扈,一次他到宣州,因一宣州驿馆巡官有事没有去见他,而这个巡官也是他一起考进士时的旧相识。李绅就派人抓来巡官,指责为何不来见他,下令打了二十大板。

李绅七十多岁时,任淮南节度使,当时地方官员吴湘被人举报强娶民女,贪赃枉法。李绅接到举报后,直接判吴湘死刑。有人认为是冤枉的,上报朝廷后,重新调查,强娶民女的是根本没有,贪赃枉法的事是有,到不至于死。可是李绅一意孤行还是杀了吴湘。这是朝中牛李二党之争,李绅是李党人员。所以执意杀了吴湘。等案件水落石出,李绅已经去世了。

李绅少年时,忧国忧民,同情劳苦大众。进入仕途则变得奢侈低俗,攀附权势。令人不齿。这也是他不太出名的原因吧!

谢谢邀请!唐朝诗人李绅虽然写出了两首题为《悯农》的诗,可是,他不是个节俭的人,还非常奢侈。人是会变化的,他在写这两首诗的时候,他做官的父亲去世了,母子生活很苦,亲眼看到农民种地的不容易。写下了“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的诗句,表现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对统治者不关心劳动人民的疾苦的鞭挞;“锄禾日当午,……粒粒皆辛苦”表现了他不仅同情劳动人民的疾苦,还反映了他对劳动果实的珍惜,启示人们当思一粥一饭来之不易,每一粒粮食都是农民用辛苦换来的。当他做了官以后,这样的语言风格就没有了,还有什么珍惜粮食可谈?看看他得中以后的诗,如《答章孝标》:假金只用真金镀,若是真金不镀金。十年长安得一第,何须空腹用高心。可以说,他的变化从这时就开始了,不言而喻,他是块真金,应当享受荣华富贵。他的《琪树》:石桥峰上栖玄鹤,碧阙岩边荫羽人。冰叶万条垂碧实,玉珠千日保青春。日中泣露应同浥,涧底侵云尚有尘。徒使茯苓成琥珀,不为松老化龙鳞。《忆汉月》:花开花落无时节,春去春来有底凭。燕子不藏雷不蛰,烛烟昏雾暗腾腾。这些诗都是做官之后写的,大都失去了先前的风格。哪还有什么同情劳动人民的疾苦?他吃饭还非常讲究,传说他爱吃鸡舌头,吃一盘鸡舌头,需杀多少鸡?在后来的诗中,哪有鞭挞时弊同情劳动人民疾苦的?哪有白居易、孟浩然等诗人针贬时弊的语言风格?说他的心思都放在贪图享受上绝不为过。现在的中小学课本中他的诗入选的也只是《悯农》,别的诗未选,原因可能就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