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公主进藏文成公主文成公主的资料,是唐太宗李世民当政时期的一位著名公主。因为她嫁给了当时的吐蕃(西藏)首领松赞干布,形成唐朝和吐蕃的联姻,对于巩固边疆和平,传播汉民族的文化和习俗做出了巨大贡献,所以名垂史册。
文成公主雕像
在中国古代文成公主的资料,边疆的少数民族经常对汉族为主的中原进行进犯,抢劫和掳掠。
古代朝廷,对待少数民族进犯通常有两种应对方式。一种就是派兵截杀——犯我大汉者,虽远必诛!比如汉武帝时代卫青文成公主的资料、霍去病等人率军对匈奴的进犯进行了强有力的打击,震慑了所有的境外少数民族。
另一种就是采取和亲政策——把汉朝的公主嫁给少数民族首领,形成一种亲戚关系。在这种状态下,少数民族与汉族政权成了姻亲,因而不再侵犯汉族的领地,和平安宁的生活就到来了。
作为与少数民族首领结婚的汉族公主,一般都是皇朝的远亲。她们不是皇帝的女儿,但和皇族有血缘关系。所以她们可以被称为“公主”,算是皇帝不愿意让亲生女儿远嫁的一种“代嫁”方式。
文成公主进藏图
于是,这些与皇帝有着血缘关系的“公主”(有些是被临时分封的),就代替真正的公主嫁到了少数民族地区。她们从此远离父母和家乡,去往环境恶劣,水土不服的边疆地区生活,永远也无法再回到家乡。可以说,她们既是国家派出的“永久大使”,也是那些朝代的皇族“牺牲品”。
历史上各朝代远嫁少数民族的“和亲公主”有很多。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汉朝的王昭君和唐朝的文成公主。
王昭君是汉元帝时代的宫女,嫁的是南匈奴首领呼韩邪。
王昭君
文成公主在王昭君远嫁600多年后,嫁给了吐蕃的松赞干布。
我以为,对于国家来说,远嫁的公主起到了“和平外交”的作用,应该看作为民族做出牺牲的英雄。但是,对于个人来说,则是悲剧所在——远离家乡父母,且永远不能相见,最终死在他乡......
文成公主是唐太宗时期人物,她以唐太宗女儿的身份和亲吐蕃赞普松赞干布这位我国古代杰出的少数民族首领,在吐蕃也就是现在的西藏期间为我们的藏族同胞的文明发展做出突出的历史贡献,因此自古以来就是藏族同胞心中的菩萨倍受崇敬。
文成公主
我们知道隋唐时期是我国继秦汉时期后有一个取的辉煌成就的盛世,在唐太宗时期因为他灭亡东突厥后又推行华夷如一的政策获得少数民族的广泛认可,因此被他们推举为天可汗一时风光无限,可是这是我们藏族同胞也诞生了一位伟大的领袖松赞干布。
这位吐蕃赞普以杰出的才能消灭了象雄王国和苏毗王国等一系列势力,基本统一了我国青藏高原地区,后来积极向当时的唐王朝请求和亲以便引进中原的先进文化和技术,而唐太宗则因为和吐蕃在吐谷浑王国的争夺等问题上存在矛盾屡次拒绝了其请求。
松赞干布
而松赞干布则认为唐太宗轻视他以此为借口和唐朝交战,虽然在松州之战中唐军以5万人击败了号称20万人的吐蕃大军,但是鉴于吐蕃实力日渐强大已经可以威胁唐朝的安全,而唐军又因为无法适应高原气候长期在青藏高原地区和强大的吐蕃军队作战,因此最终权衡利弊答应了松赞干布的和亲要求。
于是唐太宗就把自己名义上的女儿文成公主嫁给了松赞干布,现在人们普遍认为文成公主很可能是江夏王李道宗的女儿,而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时带去了大批的工匠、书籍和粮食蔬菜种子等先进科技和文化则有力的促进了藏族同胞文明的发展,同时自己也对藏族同胞做出了很多身体力行的贡献。
唐太宗
正是因为文成公主对藏族同胞有着重大的历史贡献,因此知道现在藏族同胞还把她当作菩萨来纪念并修建了大量的纪念物,至于说文成公主和尺尊公主谁大谁小的问题,我认为这实际上是一个无关紧要的问题。
人们只需要记得文成公主对促进汉族和藏族同胞的友谊有突出历史贡献就可以了,再次我也希望国内说有的汉族和少数民族同胞都能够学习文成公主精神友爱互助共同为伟大民族复兴而努力。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