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称《守望者》第一季为佳作,须忽略以下内容守望者剧情:
1.最后十分钟守望者剧情。
可称之为《为了拍第二季我可以有多丧心病狂》守望者剧情,最后十分钟可以成功地摧毁本剧之前所有的惊艳;
2.刻意的政治正确和自以为是的政治隐喻。本剧的政治正确从选角到小反派的设置上都可见一般,但矛盾的是,最后一集中的政治隐喻却充斥着强烈的东方威胁论的意味——来自东方的大反派(赵)窃取了白人(法老王)的智慧,利用了打击黑人的白人(参议员基恩),最终被黑人和保护黑人的白人联手击败。如是安排,与过去老电影里清一色的俄罗斯反派有何区别?创作者对于美国主旋律的无耻谄媚暴露无遗守望者剧情;
3.女主角守望者剧情。
可能有些人身攻击的成分在,但是我真的比较不出女主的演技和她的颜值究竟哪一个更糟糕,再结合上一点,愈发觉得本剧宣扬的是黑人至上而不是人人平等;
4.对于维特、曼哈顿博士、二代丝鬼人设的劣质篡改。
为什么来看这部剧,不是有多喜欢林德沃夫这个虎头蛇尾的编剧,而是真的馋《守望者》这个IP,笔者并不反感篡改,笔者反对的是劣质。维特变成了一个单纯的傲慢之徒,曼哈顿博士全程恋爱脑,爱真的不能解释一切,二代丝鬼变成了政府的忠诚员工,到最后连推动剧情的工具价值都没有了。
除去以上内容之外,剧版《守望者》的第一季堪称杰作,第八集对于曼哈顿博士时间观的精妙表现,以及还算自洽的叙事都属上乘,此外不少彩蛋都令人会心一笑,诸如参议员叫作基恩Jr、法老王抓住子弹后佯装中弹、开头和结尾一闪而过的阿基米德………
套用一下《阿甘正传》中的经典比喻,剧版《守望者》第一季就像是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到底是甜蜜的酒心坚果巧克力,还是包裹着巧克力酱的 。对第二季,实在也没有过高的期待了。
果然在让粉丝失望这一领域,DC从来没有让粉丝失望过。
首先谢邀。这里是爱动漫、爱漫画的二次元小生次元壳。为什么说DC漫画有内涵呢?其实不单单是DC漫画,任何一部漫画作品都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而艺术本身就源于生活,说其能影响现实、反映时代的思想就是必然且肯定的现象,只不过《守望者》这部作品表达的更加直接一点。
看漫画真的不能仅仅是当热血看,作者要表现什么肯定有他的理由,不会单纯的只想表达超级英雄的强大,列如漫威的蜘蛛侠明明完全有机会为伯父报仇,可是并没有,他选择放手,这就是“宽容”,DC的蝙蝠侠也如此,很多超级英雄背后的故事都是一个道理,以及也是大家喜欢他们的原因。
DC的《守望者》的的确确是最棒的漫画,没有之一,被《时代周刊》评选为“1923年至今百部最佳英文小说”之一,并以漫画的形式获得了雨果奖,对于漫画能够有如此高的赞誉是很不错的,也代表它是漫画的顶峰,极具文学意义。
《守望者》故事背景定于苏美冷战时期,那时也有超级英雄,他们惩奸除恶,但随着一名蒙面英雄被谋杀后,一场背后的惊天秘密也即将被揭露,整部作品都在围绕着一个话题“冷战将要升级为核战,谁能阻止这一切?超级英雄对于世人究竟是福还是祸?守望者监督世人,又有谁来监督守望者?”这个信念与漫威的钢铁侠之所以让超级英雄们实名化归属机构的理由一样,作品一直在讨论普通百姓与超级英雄的关系,“这个世界到底需不需要超级英雄?”
要是想阻止冷战的白热化,只有人类自己才能解决,即使是曼哈顿博士也没有办法,他可以帮助美国打败苏联,苏联也可以有自己的超级生物抗击美国,但无论怎么样,美国苏联的普通人将会是最大受害者,能阻止一切的还是需要人类自己,人类的和平、社会的安定,根本不需要什么超级英雄,人类需要的是真正的英雄,是一个正义的从政者、有良知的公务员、能够保护百姓的警察,就像哥谭,能够拯救哥谭的不是蝙蝠侠,是正确的社会制度,我们从未需要超级英雄,现实中也没有,我们需要的是真正的英雄,无论是DC还是漫威,超级英雄其实在漫画里最开始都是不受人民爱戴的,他们质疑他们恐惧那些“神”,每次战斗都要破坏他们的家园,损失的是普通人,又不是超级英雄。
有人会说“那为什么还要画英雄的漫画?”第一个超级英雄超人的出现是在二战时期,他打败了纳粹,结束了战争,但其实这也是现实中的普通人所期盼的,告诉陷入战争中的人们“英雄还在,我们可以打赢纳粹”,虽然画的是漫画,但传递观念的接受者还是现实,漫威的美国队长也是如此,这也是漫画的初衷,而后来的浮夸设定都是为了延续英雄的文化,让更多现实中的真正英雄站出来,像漫画里的超级英雄那样做一个正义的人(用漫画作品来说的话,参考《V字仇杀客》、《海扁王》)。这是DC漫画、《守望者》,也是众多超级英雄漫画作品想要传递的东西。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