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笔下出文化,文化内涵见历史,我是小作者,我来分享雍正的兄弟。
雍正帝在历史上褒贬不一,有人说其勤政治国,为乾隆打下坚实的基础,又有人说其只有守成,开拓不足,其实笔者看来,能够完美收拾好康熙留下来的烂摊子,就已经算是很不错了,更别提还稳住了清朝国祚雍正的兄弟。
言归正传雍正的兄弟。
答:因为胤祥低调谨慎,办事滴水不漏,在为官方面方寸把握的及其细致,永远不结党营私,一心一意办事情,始终不陷入权力以及政治中心,深受雍正的信任。
封王,试探的开始,也是信任的初端。雍正即位初始,除去重用年羹尧之外,还有一事,迅速的被提上日程,那就是册封十三阿哥胤祥为和硕怡亲王,并且作为四大总理王之一,主要管理户部。
雍正上位,因为年羹尧是自己的小舅子,是外放在边境周边总理事务的。算下来,亲雍正的其实并不多,所以胤祥突然被任命,可以说是非常的意外,压力也很大。
雍正提拔胤祥,起初也很是担心会出现僭越的行为,毕竟这个官太大了,但实际上胤详做的决策非常的少,反而对于皇帝安排的事务处理的井井有条。
胤祥
初期的胤详,基本只负责提建议,一点决策都不做,大小事务(胤详看着的小事,其实并不小)一律由雍正决策,所以才会有雍正几乎天天在批奏折的举动。
尽管决定交还给了雍正,但胤祥工作上滴水不漏,认真负责,政绩也是让雍正异常的满意。
亏欠后放权,毫无保留的信任君王者,少不了“家传的帝王心术”,所以雍正每次办成一件事就要试探一下胤祥。主要是给胤祥大量的赏赐,胤祥的表现是直接言辞拒绝,不贪图丝毫的奖赏。
为什么呢?
1.赏赐,赏无可赏的时候,就是“功高震主”的时候,离死也就不远了。
2.拒绝赏赐,兢兢业业做事,会使得雍正皇帝对于这位弟弟始终有着愧疚感,这种愧疚感会在雍正面前积攒下很大的香火情。
“雍亲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康熙帝评价从康熙帝评价中可以看的出来,其实雍正是一个很重情义,人品很好的皇帝。雍正心里越是觉得亏欠胤祥,在后续就会补偿的越多,集中体现就是放权以及毫无保留的信任。
一个人,天天做事干活,不要报酬,只给管饭,其他的钱财都不要,勤勤恳恳,谁看了能够不喜欢呢?
所以,雍正一直觉得亏欠了自己这个弟弟,所以在很多时候都在琢磨,怎么样才能给胤祥多一点补偿,胤祥怎么样才会接受,这也是胤祥始终深受雍正信任的重要因素之一。
拒绝结党营私,孑然一身的和硕怡亲王观康乾雍三朝,对于文字冤案,那是宁可错杀,都不错放的,目的是什么?目的就是为了打击结党,结党是对皇帝统治的最大破坏。
胤祥在这方面,谁都要对他竖大拇指,那就是对结党一事,相当避嫌。
胤祥一向是皇帝喜则我喜,皇帝恶则我恶,对于皇帝讨厌的结党营私,那是碰都不敢碰的。
期间还发生意见很让人哭笑不得的事情,那就是雍正帮胤祥“结党”,事情如下:
年羹尧在就任“抚远大将军”后慢慢的开始飘了,主动的拉帮结派,还藐视皇权;科隆多也是大肆拉帮结派,对于这个事情,雍正开始了下手。
打击年羹尧和科隆多“集团”,必然是要给他们身后的人找新的“领导”,自己不合适,那就只能是胤祥了。
将事情告知胤祥,胤祥当场给跪了,说:“万万不可如此,臣绝无结党的念头啊”。搞得雍正一脸呆滞,忙解释是真的因为年羹尧跟科隆多,才打消了胤祥的顾虑。
这也另一方面表现出了雍正对于胤祥的信任,毕竟这种事情都给你做了,胤祥也不负众望,将雍正给的所有人拧成一股绳,等年羹尧和科隆多事件结束后“归还朝廷”。
这也让雍正看胤祥越发的顺眼,后将更多的文官事务,放权给了胤祥,胤祥进一步得到了雍正的信任。
最聪明的表现,身居高位之下的急流勇退雍正八年,为雍正劳累八年的功臣不幸逝世,在去世之前,胤祥写的一封奏折送到了雍正的桌上,内容主要为(概括):
1.我死后,安葬的礼制可低,绝对不可高,最高不能超过亲王下葬的规格。
2.我的小儿子弘晓承袭我的亲王爵位。
两条主要内容让雍正感到愧疚难当,为何?
这么大的功臣,死后不求美谥,反而主动要求下葬规格,就是为雍正着想,严格不搞特殊化,雍正能不感动吗。
并且胤祥的小儿子才九岁,九岁就承袭王位,什么都做不了。这就是明着告诉雍正,我小儿子不参与朝政了,你给我多大权力,我就把权力都还给你了,我只想保全我的这一支脉,让其远离政治中心。
不得不说,这两手安排的及其妙哉,胤祥的聪明以及深谋远虑集中体现在长远的规划和未来之中,不得不说,雍正着实被感动到了,和硕怡亲王也成为了清朝“第九世代承袭爵位”。
后记:
吾弟之子弘晓,著袭封怡亲王,世世相承,永远弗替。这是雍正对于胤祥的称呼,直接就是弟弟,简单的告诉世人,这个王位,以后就是承袭的,任何人都不可以给我削减丝毫,这也是第二点的应允。
第一点肯定是没有按照胤祥的要求,因为历史记载,胤祥的下葬水准已经超过了亲王,具体规格不祥。
结语:
看完这些,知道为什么雍正对于胤祥这么信任和重用了吗?其实简单归结为:
1.皇帝事就是我之事,跟着皇帝的重心。
2.谨慎、虚怀若谷,在工作上勤勤恳恳,没有丝毫僭越。
3.不结党营私,不为自己谋求私利,全心全意将工作做到极致。
4.让雍正始终保持一份愧疚,也是重要的原因。
发布评论